——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预习”与创新型课堂的构建
高俊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细读《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一书,发现现代教育思想对“三还两主”十分重视,“三还”强调还空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还思维于学生。读后沉思,让我对“预习”有了一些思考。“预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广大教师所推崇。“预习”是学生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提高笔记水平等等……
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预习”确实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预习”毕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下,在还思维于学生的教育思想下,“预习”是否依然需要?我认为,在科学性的学科中,特别是化学的教学中,“预习”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应该适时地退出历史舞台。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外,增加了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过去重视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减弱,现在以点带面,关注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贴近使全体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从预测的方法,实验设计,到实验的进行,最后得出结论,分析问题,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总的来讲,化学是一门探究性、实验性学科,不仅仅要求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的思考,一种仿照先人的“从无到有”的思考。而不是通过“预习”做到“知其然”然后再通过思考或听讲做到“知其所以然”。
以鲁科版必修Ⅰ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例,我认为,这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且能在实际的科研和生活中融会贯通地应用。具体地讲,学生要学会如何推测一种物质的性质,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该物质是否具有该性质,最后得出结论。以第一课时为例,我们来看一下预习与不预习的教学区别。重点是关于金属钠性质的推测。当课堂设计的问题引导至“钠作为一种活泼金属,请推测钠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时。
第一组:已预习的学生。
该组的学生回答: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氧气)。2.与水反应。3.与盐溶液的反应(硫酸铜)
第二组:未预习的学生。
该组的学生回答: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氧气)。2.与酸反应(盐酸)。3.与盐溶液的反应(硫酸铜)。
乍看起来,第一组同学的回答好像更准确,但是细想起来,通过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他们怎么可能知道钠会与水反应?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预习后的课堂看起来进展得很顺利,课堂效率很高,但实际上却缺少了学生独立的思考。从预习中,学生知道了钠可以与水反应,接受了这个新知识,通过思考可能也会想明白钠为什么可以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但是他们却缺少了沿着科学家的脚步探究的过程。实验探究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有的时候甚至进入死角,还要返回来重新再走。这就需要反思,需要总结。而“预习”无疑是给学生指明了道路的方向,沿着前人探究过的成功的路标走下去。试问,先人的路我们走完了,路标没了,我们还能不能走下去?创新型人才在哪里?创新型社会在哪里?
预习,让学生学会接受,学会理所当然。
比如,现在问“氯气与铁的反应产物是什么?”学生回答得出是氯化铁。再问“为什么是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学生回答得出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得到金属的最高价。再问“为什么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就要得到金属的最高价?”相信没有几个学生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问地无理取闹吗?在化学中要得到结论就要实验。单纯的推测假想没有说服力。学生对氯气强氧化性的最初认识就是氯气与铁的反应。而实际的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当课堂设计的问题引导至“请通过氯气与铁的实验写出反应方程式”时。
第一组:已预习的学生。
该组的学生很容易地写出:氯气与铁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
第二组:未预习的学生。
该组学生的回答比较吃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成氯气与铁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真的是第一组学生更聪明,思考更全面吗?其实不然,第一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这个问题,凭借的是他们对预习内容的记忆,或者是对预习内容被动的思考。他们用的是单纯记忆的过程,或者从结论到验证的过程,而缺乏了从假设、推测到实验、探究再到结论的过程。预习使一切知识变得理所当然。
“预习”在学科中行之有效,但在科学中诟病百出。预习,剥夺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方向。而实际的科研中,没有人会为你指出方向,研究者必须在黑暗中摸索,在通往诺贝尔的路上没有“预习”。
以上是我对“预习”在化学教学中的粗浅看法。付诸文字,不当之处希望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