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剑江苏省射阳县长荡小学22432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48-49页,例题和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是学生首次接触找规律这一数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规律,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找出“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这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让学生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二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出“找”的味道。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具】课件、教案、预习提示、乒乓球、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渗透规律
1.聊天放松,试话筒。
2.游戏模仿“哭脸、笑脸”的表情,渗透一一间隔的规律。
【设计意图】课前借助游戏,有效渗透铺垫。“哭脸、笑脸、哭脸、笑脸……”,本身就是间隔排列的,游戏是孩子们共同的爱好,在“哭、笑、哭、笑……”的游戏里,不知不觉已经有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直接经验,处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就待课堂上的点睛之笔,便可栩栩如生。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利用“神秘礼物”乒乓球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准备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一侧开孔,里面装着一串黄白一一间隔排列的乒乓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是什么呢?(拿出礼品盒)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下面就是见证神秘的时刻……
(生猜测)
师(拉出1个黄球):什么东西?什么颜色?(再拉1个白球)现在呢?(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再拉出一个白球)再看看。那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生1:黄球,因为一个黄球后面就是一个白球,这样排下去的。
生2:黄球,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师(紧跟着问):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是什么规律呢?
生3: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这样排下去的……
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球是按照一个黄球一个白球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拉出下一个黄球,并且一端固定,使球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真的哦,是黄球。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手指着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依次排列着。像这样的排列你们能不能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排列好?
生4:规律排列。
生5:黄白排列。
生6:一一排列。
生7:一一间隔排列。
师:这名字起得好,就叫一一间隔排列。(指着球)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生活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谁能够举出例子来?(生举例)
师:你们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生:看起来很舒服、很美。
师:这样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显得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设计意图】“神秘礼物”经过老师的渲染,充满神秘,吊足了学生胃口,利用神秘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乒乓球“黄、白、黄、白……”逐个呈现,学生很快发现规律:一一间隔排列。学生因为兴趣和好奇,完全是自己发现规律。学生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规律、学习数学,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发现过程,感性认识伴随理性认识,理解深刻,掌握牢靠。
三、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1.探究主题图中的规律(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或师创设故事情境)。
师: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小组交流、汇报时,学生共找到三组: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隐藏着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四人小组合作,自主来探究,观察这几组一一间隔排列,完成下面的工作表。
“找规律”工作表:
(生分小组探究完成后,请每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师:他说有10个夹子,9个手帕……你们的发现是不是也一样?
(生汇报,师在物体图片旁边板书数量。)
师:两端相同,是吗?我们来看看,就以兔子与蘑菇这一组为例,是不是两端相同?
前面是兔子,后面也是兔子,是两端相同。那其他两组也是两端相同吗?
(生答,师板书:两端相同。)
师:既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那我们干脆把它们统称为“两端物体”,可以吗?(板书:两端物体。)那除了两端物体之外,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蘑菇,我们把它们叫作什么好呢?
生1:间隔物体。
生2:间隔物体。
师:好、那我们就统称它们为间隔物体。(板书:间隔物体)。在这样的排列中,两端物体的数量和中间间隔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生: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看一看、列表整理的探索过程,能使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有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首尾相同,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初步培养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规律,体会和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2.探究“萝卜和白菜”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萝卜和白菜是书上没有的例题,而是教者自编的,主要是为了和主题图的情况做个比较,突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首尾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3.演示“白球黄球”的排列规律,规律拓展。
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指着“神秘礼物”已经拉出了一部分的球串(另一端仍然隐藏着)。
师(球串全部拉出来,两端都是黄球):哪种球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数过吗?我们想知道哪种球多,是不是一定要数一数?
师:通过老师把它们围成一圈,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两种物体如果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设计意图】一一间隔排列有多种情况,借助神秘礼物的不断变换和演示等探索出几种情况,并小结出结论。适时幽默地调控课堂,让数学课堂既充满学问又轻松愉快。
4.小结规律,同桌互问互答。
5.讨论(书上48也想一想):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物吗?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巩固练习。
(1)摆一摆(书上48页试一试)。
(2)逛马路(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1题)。
(3)学手艺(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2题)。
(4)桃花岛(书上48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2.提高练习。
(1)讨论: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请比较哪一种多?多几个?你是怎么判断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a.√×√×……√×√×√()。
b.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c.①②①②①②……①②()。
d.8×8×8×8×8×8×8()。
(2)抢答:
师:下面有一道抢答题,请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自由抢答。
题目如下:字母A和B一一间隔排列,已知A有5个,B有()个。
生:4个、5个、6个。
师:刚才老师听到好几个答案,有点乱,谁能够解释一下,到底答案是什么?
生:字母A和B一一间隔排列,如果是ABABABABA,就有4个B;如果是ABABABABAB,就有5个B;如果是BABABABABAB,那么有6个B。
【设计意图】当信息量较大、学生产生疲劳时,采取竞争性的抢答形式,再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课堂总结,欣赏图片
1.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生答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随处可见,规律的存在使物体的排列显得更加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规律也是一种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以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体现我们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反过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欣赏间隔排列的图片(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既是放松,更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六、排队游戏,拓展延伸
排队游戏:男女学生排队,实际应用规律。
师出示队形要求:①男女同学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②男同学的左右两边都必须有女同学。学生兴趣高涨,气氛非常活跃,出现了抢位置的现象,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有一个男生发现自己没有符合要求的位置,站在队列一边,现场的同学都已经发现了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课始的初步感知规律,到课中对规律本质的认识,再到规律的应用,要求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最后的游戏是一一间隔规律的应用,而且需要灵活运用。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尽管课尾,但孩子们的热情有增无减,因为有游戏的相伴。游戏的最后,老师也参与游戏,故意站错队,让学生自动调整,这一招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整堂课,新奇有趣,充满了欢声笑语,既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好玩”,同时明白了想要“玩好数学”必须学精“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