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王劲亮

王劲亮(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医院放射科河北青龙066500)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观察组),行X线拍照、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筛选出的复杂三踝骨折再进行核磁共振成像验证;与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5例(对照组),行X线拍照、双排CT扫描,进行优片率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对照组患者应用双排CT断层及同组X线拍照的优片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以复杂三踝骨折最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杂三踝骨折再行核磁共振成像验证,与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骨折临床可信度较高,是诊断踝关节骨折较为快速、准确和经济,目前为首选的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85-02

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关节面之间紧密融合,以屈伸活动和弓柱形相互转化承重为主要功能。踝关节骨折大多由间接暴力瞬时所致,是骨科较常见的损伤[1]。常常合并胫腓骨下段联合受损,三踝骨围穴的完整性往往受到破坏,韧带和筋膜受累更是发杂多样。诊断不清势必给临床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平面及立体观察,提高了踝关节骨折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本文总结了56例踝关节骨折的64层螺旋CT图像资料,分析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阿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0±5.68岁;机动车创伤41例,坠落挫伤10例,器具钝击伤5例。观察组患者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三维重建,即分别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及容积再现成像。与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的X线拍照和双排CT扫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6.31岁;机动车创伤43例,坠落挫伤8例,器具钝击伤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外伤情况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设备及检查方法

观察组采用GE公司gIltSpeed6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螺距0.984:1,层厚0.625mm,图像重建层厚5mm,扫描时间4s左右,屏气。图像采集完成后,应用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主要包括对损伤部位的多平面重建和骨骼二、三维重建等,常规取骨前面、骨后面、骨左右侧面、上面、底面、左右45度斜面及根据需要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对照组为X线拍照、双排CT扫描。对筛查出的复杂三踝骨折,临床上较常见,且整复和手术均有一定困难,常规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进一步验证诊断。

1.3优片判断方法

根据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百分评定。以韧带撕裂的特异性(25分)、骨折错位的精确度(25分)和临床整复及术后综合评价(50分)三方面测评。总分≥95分为优片,<95分为合格、基本合格等非优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观察组X线拍照、与对照组双排CT扫描的优片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以复杂三踝骨折最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杂三踝骨折核磁共振成像略优于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P>0.05,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表164层螺旋CT诊断踝关节骨折优片率分析对照表n(%)

组别nX线拍照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成像

观察组

外踝骨折1511(73.3)15(100.0)---

内踝骨折86(75.0)8(100.0)---

内外踝骨折75(71.4)6(85.7)----

复杂三踝骨折2615(57.7)*24(92.3)**25(96.2)***

合计5637(66.1)53(94.6)

对照组X线拍照双排CT扫描

外踝骨折1611(73.3)14(87.5)

内踝骨折64(66.7)5(83.3)

内外踝骨折85(63.3)6(75.0)

复杂三踝骨折2514(62.5)16(64.0)**

合计5534(61.8)41(74.5)

注:*观察组复杂三踝骨折应用CT三维重建与观察组X线拍照比较x2=8.31,P<0.05;

**观察组复杂三踝骨折应用CT三维重建与对照组双排CT扫描比较x2=6.01,P<0.05;

***观察组复杂三踝骨折应用CT三维重建与观察组核磁共振成像比较x2=0.354,P>0.05。

3讨论

踝关节骨折最多见最复杂的是三踝骨折,本研究共收集病例51,占踝关节骨折的45.95%。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靠X线拍片、CT平扫。近年来已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乃至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X线平片所获得的影像是重叠的二维图像,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三踝骨折及细小骨折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易导致漏诊误诊,也不能够精确测量骨折片的大小及骨折端分离的距离[2]。64层螺旋CT扫描相比双排CT平扫范围大、速度快。容积扫描能够实现各向同性,即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及任意斜面上能获得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这就保证了各种重建图像的真实性[3]。核磁共振成像在检查骨、韧带和肌健损伤具有非侵袭性、评价快速和无放射损伤等优点,能有效地检出隐性骨折、骨挫伤,对多种踝关节韧带及肌腱损伤的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通过对组织的连续薄层扫描,将获取的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最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有容积重建法、表面覆盖法和透明法[5],本研究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骨折大多应用的是表面覆盖法。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折诊断,特别在骨关节骨折应用中,显示了独具的优越性。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及移位形式非常复杂,X线平片难以对骨折的特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特别是后踝骨折更为困难;双排CT扫描的图像也很难从整体客观上做出准确诊断。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优越性在于:观察窗多而灵活、关节立体结构清晰、关节内游离骨片明澈可见、关节对位评定准确、骨骼直接显示无软组织及体外物质的遮挡[6]。为临床采取整复固定和手术治疗等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骨折临床可信度很高,是诊断踝关节骨折较为快速、准确和经济,目前为首选的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43.

[2]胡晓林,赵东,段闽江,等.髋臼骨折CT与X线平片检查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7):724-725.

[3]王亚瑟,熊丽琴,徐春华.螺旋CT扫描及重建诊断不完全骨折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11(23):1570-1571.

[4]钱明珠,林伟,黄敏华,等.踝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4):385-386.

[5]徐梓榕,伊梅祥,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13.

[6]颜志平,吴贵华,黄长明,等.关节骨折的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J].放射学实践,2003,18(11):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