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福贵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744300)
【摘要】目的:发掘中医药外治方法在肛肠病中外痔的应用。方法:用自拟中药药液熏洗患者病变部位,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结果:本组患者120例中,治愈117例,有效3例,治愈率98%,总有效率100%。结论:自拟中药药液对外痔的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药外痔熏洗
【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76-02
痔疮是人类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肛门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我们自1998年至2004年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各种外痔共120例,效果满意,疗效佳,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1岁至65岁,平均年龄44岁,发病时间最长者为10天,最短者2天,平均4.5天。所有病例中血栓性外痔83例,炎性外痔22例,结缔组织性外痔15例,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有2次痔核切除者19例,反复发作者有34例。
1.2诊断依据外痔是位于齿线下肛管和肛缘的静脉丛扩张,来自痔下静脉丛,其表面覆盖皮肤,不容易出血,其种类不同,形状也不同,但其共同点仍以皮垂,血栓、肿胀、疼痛、淤血、膨胀为特点。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查即可确诊,不需特殊设备。但各型有其特殊的症状和体征。[1]
1.2.1炎性外痔可见肛门皱折充血、水肿、触痛,大多在静脉曲张外痔或结缔组织外痔的原发病基础上受外界刺激或感染而引起。
1.2.2血栓性外痔多为便秘诱发,发病急骤,初起时在肛缘形成肿块早期较硬,可有剧烈疼痛,呈暗紫色,触时有表面光滑可移动的圆形肿物,中医称“葡萄痣”。
1.2.3结缔组织性外痔使肛缘皮肤皱折增大、肥厚、形状不同、大小不等地柔软皮垂,痔内无血管。中医称“松皮垂”。
1.2.4静脉曲张性外痔发生于肛缘周围皮下,在下蹲、排便、增加腹压时,肛缘有不规则或椭圆性膨胀,呈暗紫色,触时软中有硬,排便时增大,平卧休息时消退,有时有血拴形成。
2治疗方法
本组120例中全部应用中药药液熏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用药及治法:大黄30g,芒硝30g,川楝子15g,五倍子30g,苦参20g,明矾,黄柏15g,赤芍20g,丹参20g,白芷20g。水肿较重者加木通20g,车前子20g。血栓性外痔者可加用桃仁、红花各20g。炎性外痔者加用蒲公英30g,马齿苋30g,二花30g。全部药物加水2500ml,文火煎30分钟,然后趁热倒入盆内,让患者蹲于上方,肛门距药液面大约15cm熏洗肛周,待药液不烫时(约42℃左右),臀部浸入盆中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2次。分早、晚2次坐浴。大便后随时坐浴。
3疗效判定及治疗效果
3.1疗效判定治愈:痔疮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无触痛,痔核消失,大便及站,坐,活动时无不适。好转:疼痛肿胀明显减轻,久坐、久蹲、大便干燥时轻微坠胀不适,触时痔核明显缩小,有轻微压痛。无效:肿胀、疼痛未减轻,痔核未缩小。
3.2治疗效果本组患者120例中,治愈117例,有效3例,治愈率98%,总有效率100%。治疗天数最短者3天,最长者6天,平均4.5天。
4讨论
痔疮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早在两千多年前《皇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并记述其病因是;饮食不节;饱食过度,和五脏填满闭塞,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阻滞或因热迫血下行、瘀结不散而成。[2]
外痔是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是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日复发炎而成。其表面被皮肤覆盖,不易出血,形状大小不规则。现代医学研究对痔的病因仍不是十分明确。但其发病原因较多:1遗传学说,2感染学说,3解剖学说,4机械压迫学说等原因是痔疮形成的主要原因。部分学者认为痔的家族性现象可能是一个家族的成员在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方面都比较近似的结果。解剖方面如直肠上无静脉瓣、静脉回流不畅;职业方面如久坐、久站、久蹲;生活习惯方面,如饮食不节,醉饱无休,姿食肥腻,喜食辛辣刺激食物,长期大便秘结等;妇女妊娠晚期,均可引起。[3]
由于此种疾病的病因不甚明确,治疗的根本在于消除病因,首先要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起居规律,摄取高善食纤维食品,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改变不良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肛门部清洁卫生,等等。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保守、激光,外敷药物等治法。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药药液熏洗法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其有疗效佳,痛苦小、经济、方便、不受条件限制、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方药中大黄、芒硝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散结;五倍子有解毒、消肿、敛创之效;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止痛;黄柏、蒲公英、马齿苋清热解毒、祛湿消肿;丹参活血祛瘀、凉清消肿、止痛;苦参清热燥湿、祛风;赤芍凉血祛瘀而散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痛活血之功,故可使外痔痊愈。
参考文献
[1]陈云等.痔的病理形态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1992,12(1):3.
[2]赵尚华.中医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王玉成.新编肛门直肠和结肠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