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芮
(河西学院医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和医药学为基础的,研究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以管理顾客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是我们应该探索和重视的永恒话题。重视教学方法将会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懂医药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R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73-02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数学等学科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讲授这门课,要向学生完整介绍医药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医药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医药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该课程的知识难点主要集中在与上述学科紧密相联系的内容。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营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对教师授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以实训室和教师为主导地位,以学生为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主动地探索知识,或者钻研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内容。学生普遍认为营销就是推销,是软学科,不需要系统学习和训练,只要能说会道、善于交际就能把药品销售出去,没有认识到营销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项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营销能力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强调其重要性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一味说教式的强调,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提不起兴趣。在授课时教师既要从理论的角度阐明它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更要注重引用科学数据和现实工作中生动详实的案例来分析和引导。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是我们应该探索和重视的永恒话题。
1.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案例教学模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市场营销授课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框架是营销管理学派的STP+4P,因此重点为基本理论、医药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策略三个部分。解决这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主要办法有:
1.1采用医药案例教学、模拟实训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设立课程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到企业去亲身体验营销实践。
1.3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营销论坛"讲座,就医药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讲解和分析,增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的认知度。
1.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医药市场营销协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配合学校的“创业大赛”,组织学生策划营销方案,并定期开展营销策划大赛。
2.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应该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营销理论与医药行业的结合,即针对医药行业的特点开展营销理论的教学,从分析医药市场入手总结医药企业从事市场营销的特殊规律,让学生既了解医药行业的现状,也懂得从营销的角度为医药企业提出解决问题的营销方案和对策;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践、课程实习等方式来实践;三是坚持老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结合,主要通过小组讨论法实现。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以医药科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药学专业的选修课,其基础课程需要学习化学、药剂学、生物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另外还应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概论、贸易实务、消费心理学、推销策略与艺术、公共关系学、服务营销等课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药注意相近学科的串联,保证知识提议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及时解决相关课程中的知识内容的冲突问题
这一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市场营销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会和法律法规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悉心引导,找出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医药市场准入规则之间的切合点,既能使营销活动顺利进行,又不会触犯法规。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既要掌握营销内容,又要对法律法规有所钻研,凸显这门学科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于丽英.数字化和传统背景中的裁判文书公开机制[J]《法学》2013年第8期)
[2]常永胜.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9(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