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12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126例

赵栋栋

(郑州市嵩山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252例。利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配合点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肩周炎相对比,患者采用按摩推拿联合点穴治疗效果更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按摩推拿;点穴;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此种病症主要是肩关节组织出现炎症,炎症多出现在肌腱、关节囊、肩周肌肉和滑囊等软组织,且疾病性质主要体现为慢性[1]。根据临床登记的数据发现,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临床上也就有一种叫法为“五十肩”。现代化生活模式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工作需通过电脑完成。而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很容易造成肩部肌肉紧张,长期以往就发展成为肩周炎[2]。因此,肩周炎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研究分析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252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周炎的判断标准。男146例,女106例,患者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2.9±8.7)岁。利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性基础性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即使用啊批塞琳、芬必得、扑热息痛以及氯灭酸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于患者痛点进行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配合点穴治疗。治疗时取穴,天宗、秉风、肩髑、膈俞、后溪、阳陵泉、太冲、肩井、条口、阿是穴。操作期间,患者保持坐位,放松肩部。操作者通过右手顺着其患侧肩部三角肌、岗上、下肌纤维、斜方肌方向进行滚揉。操作力度应从轻到重。轻但不上浮,重不滞,通过带动患者肩部软组织肌肉活动效果最好,发福操作5min。操作结束后,从患者肩部从前到后,由上至下进行推拿揉法,并在患者的肩前、肩儡、牖俞等穴及痛点进行弹拨点压,力度同样是由轻到重,以患者患部出现酸困舒适感最佳。同时操作者还应通过左手带动患者患侧上肢小幅度活动。针对患者疼痛比较明显的位置,可进行重点弹拨,反复操作4min便可。完毕后可旋转患者上肢。操作者用左手拇指、中指点按其肩部痛点,同时右手握住患者患侧手臂进行旋转,摇动的幅度应由小到大,持续操作3min。点按穴位主要是点按天宗、阳陵泉、肩井、秉风、后溪、条口、太冲,且均为双侧。点按的穴位应出现酸麻放射感最佳。操作者双手合掌,夹持患者肩部进行搓揉,从肩部搓揉至腕部,反复进行3次,最后拉直患者患侧前壁,同时操作者还应握住患者腕部快速抖动,保持快频率,控制抖动幅度,需将肩部肌肉抖动起来。治疗结束后,还需告知患者自己做些如梳头、爬墙等活动配合治疗。针对体质强壮或患侧肌肉存在萎缩的患者,应每天治疗一次,体质虚弱者应隔天治疗一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隙不可休息。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不同时间肩部疼痛程度进行量化。

治愈: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和功能不受限制,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偶尔因阴雨天、受凉或过度劳累而出现酸困感,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不大;好转:相对比治疗前,患者的各项症状明显好转,肩部活动存在轻度疼痛,且肩部功能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疼痛感并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差异,利用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所有数据,并经x2检验后,采用标准差和均数进行表示,分别借助卡方与t原理进行检验,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P<0.05后,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8±1.2)分和(6.9±1.5)分,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4±1.7)分和(4.1±1.4)分,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部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滑膜囊、肌腔等软组织出现的退行性病变造成的重度疼痛[3]。在中医理论中,肩周炎属于“肩痹”。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主要病变部位出现静脉与经筋变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不足,局部受寒导致气血阻滞发展成为肩痹。按摩推拿是传统医学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临床治疗肩周炎的过程中,将按摩推拿与点穴配合使用,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与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肩周炎相对比,患者采用按摩推拿联合点穴治疗效果更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圆根,聂强林,胡彩勤,等.观察理筋点穴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2):37-39.

[2]吕阳.推拿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77-78.

[3]崔华.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1):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