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荣1王玲2(通讯作者)
(1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内三科536000;2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针灸门诊536000)
【摘要】目的观察茯苓健脾汤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取50例经过病理确诊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应用茯苓健脾汤,对照组25例应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进食量和体重增加两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茯苓健脾汤可以代替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并且没有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的副作用。
【关键词】茯苓健脾汤脾虚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348-02
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会出现厌食、消瘦、体重逐渐减轻及乏力等表现。这些表现会加重患者的死亡进程。为了减轻患者的这些表现,现代医学大多主张应用甲地孕酮和甲羟孕酮等药物,但是这些药物的深部静脉血栓、水肿、血糖升高等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药物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中药茯苓健脾汤对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满足以下条件:(1)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2)无糖尿病和血栓病史。(3)无水肿和胸腹水。(4)无明显进食障碍。(5)拒绝或不能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6)未接受肠内外营养。(7)预计生存期大于1个月。
1.2一般资料一共取5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3-69岁;肺癌25例,结直肠癌8例,肝癌15例,胃癌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予自拟茯苓健脾汤。药物组成:茯苓20g,白术20g,黄精25g,石斛20g,薏苡仁25g,鸡内金15g,党参15g,山楂15g,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则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40mg/次,一日两次。
2.2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方法显效:治疗后患者每天进食量比治疗前增加大于100g,或者体重增加大于0.5kg;稳定:患者治疗前后每天进食量和体重无明显变化;无效:患者治疗后每天进食量比治疗前减少100g以上,或体重减轻0.5g以上。
2.3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3、结果
3.1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1天后进食量的变化为:治疗组显效11例,稳定8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2例,稳定6例,无效7例。体重的变化为治疗组显效12例,稳定7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3例,稳定5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在进食量和体重变化两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副作用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11例出现踝部水肿,有2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有2例出现血糖轻度升高,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4、讨论
中医学认为癌症晚期多属“虚劳”范畴,多由大病久病,由虚致损,其部位多在脾胃。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呕恶,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弱等脾胃气虚的表现。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茯苓健脾汤由四君子汤化裁而来,取其补气健脾之功效。方中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黄精既补脾阴,又补脾气;石斛养胃生津;鸡内金、山楂可健胃消食,有助于增进食欲。诸药合用,气机得畅,脾胃运化有常,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得生而抗邪之力足。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茯苓的抗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肿瘤细胞复制、干扰肿瘤细胞DNA转录、影响肿瘤细胞的纺锤丝、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膜[1]。白术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坏死,降低肿瘤组织的侵袭性,并引发相应的炎细胞反应[2]。黄精可以显著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3]。中医的益气养阴健脾之法,可以提高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排空速度,增强体内核酸、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从而起到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相应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4]。甲地孕酮可以增加食欲和体重,其增加体重的作用是由于体内脂肪和体细胞体积增加所致,而不一定伴有体液潴留。对于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的癌症晚期患者,这种作用常常是有益的。茯苓健脾汤在增加患者食欲及体重方面与甲地孕酮疗效相仿(P>0.05),但前者无后者的踝部水肿、血压升高及血糖升高等副作用,疗效确切,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喜爱.中药猪苓、茯苓治疗肿瘤的药理功能新探[J].铁道医学,1992,20(4):235.
[2]正广娟.白术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3,22(3):48.
[3]张峰,高群,孔令雷,等.黄精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研究,2007,21(2):95-96.
[4]凌昌全.肿瘤辨病方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