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黄淑艳

黄淑艳

(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武鸣5301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科2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存活并能坚持治疗者作为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心理护理、保持患肢良肢体位、肢体被动运动训练、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后肢体肌力恢复情况。将2007年8月~2010年8月,本科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存活并能坚持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很大改善。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微创引流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396-01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急骤、进程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快、疗效确切、易被患者及亲属接受等特点,是目前相对较好的脑出血治疗方法[2],患者致死率大大降低,同时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科对240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偏瘫的肢体功能恢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07年8月~2010年8月,本科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存活并能坚持治疗者作为对照组,男性148例,女性52例,年龄为38~86岁,平均62.8岁。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科2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存活并能坚持治疗者作为康复组,男性168例,女性72例,年龄为41~88岁,平均64岁。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经CT证实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量符合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条件。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同样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好等特点,耐心开导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对日后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树立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工作。②保持患肢良肢体位。协助指导患者采取患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及仰卧位交替的方法,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健侧卧位时,患上肢置于胸前并垫上软垫,手心向下,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位;患下肢置于软垫上,伸直位或膝关节稍屈位20°~30°。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不可过度侧卧,60°~80°倾斜为佳,以免引起窒息;患上肢可屈曲90°位放于枕边,患下肢可屈曲状,两下肢之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平卧位时患肢摆放应在患肩的后方放一个软枕,肩稍微外旋,伸肘,前臂旋后,手指伸展;患侧下肢在臀下放一平长软枕,腘窝处加放软垫,使腿微曲,足底与床之间放一硬垫,防止足下垂。坐位或进餐时,可拉上床护栏,放上餐桌板,患上肢屈曲90°,肘下垫软枕置于餐桌板上,抬高患肢,使患肩与健肩对称在同一高度,防止患上肢肩下垂。③进行被动运动康复训练,术后36~72小时内,如果脑压控制理想,生命体征稳定者可以适度、短时间地进行肢体关节被动运动。72小时后,脑水肿逐渐消退,意识清醒、并发症少者可进行低量健肢主动运动,患侧被动运动量逐渐加大,鼓励健肢帮助患肢被动运动,下肢桥式运动。例如十指交叉互握利用健侧上肢抬举放下患上肢进行伸收运动;利用健侧下肢脚踝自患下肢小腿肚伸入并滑向患肢脚踝处交叉将患肢抬举放下进行下肢运动等。术后10天后开始进行床上坐位平衡训练,3周后可以在医务人员陪同下进行倾斜侧翻身床边坐起训练,站立训练以及行走训练。④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了协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被动肢体运动外,我科采用四肢血液循环泵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静脉血回流,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拴。⑤日常生活能力指导带动患肢功能恢复训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如自行用手拿饭匙或筷子用餐,是一种上肢运动的活动,在促进食欲的同时,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另外督促患者有规律地自行到洗手间排便,利于减少随地排泄引起的卫生问题,更重要的是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自尊和人格。⑥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仍应持之以恒,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定期回访、复诊。

1.3疗效评定:

肢体功能恢复标准:①基本痊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行动正常,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患者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病残程度为1~3级。③无变化:治疗前后无变化,患肢功能无恢复迹象。④恶化:患肢出现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技术资料采用x2的平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无变化、恶化情况比较见表Ⅰ。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率

对照组20036361002836%

康复组240108106206895

3讨论

传统认为脑出血患者颅内压高,存在发生脑疝的可能,且生命体征不稳定及并发症较多,不适宜早期康复训练,而利用现代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快、疗效确切等特点,康复组患者经CT定位早期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血肿大部分或部分被清除,解除或减轻了脑干的直接压迫、移位,降低了早期康复可能存在的风险。治疗和训练的原则是尽可能破坏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功能,病后开始康复治疗,训练的时间越早,患者肢体出现随意性运动的时间越早,身体功能恢复的预后越好。[4]过去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康复”即是“疗养”,患者术后只要静养,病情即能逐渐恢复,尤其是农村地区患者及亲属对康复知识普遍缺乏。却因长时间卧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关节挛缩,甚至关节僵硬等功能障碍。康复组患者经过早期心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引起深入足够的重视,经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技术专业指导,在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保持患肢良肢体位,早期坚持正确的肢体功能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侧肌力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患者致残的情况,加快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涂通今.急症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78~380.

[2]殷小平,脑出血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的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分册,2002,10(1):40

[3]吉小利,王敏波,赵小爱.早期康复干预影响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1个月效果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21

[4]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学出版社200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