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向东江西省乐平市第十小学333300
目前,我们小学美术至今仍受到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法较为传统的困扰。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封闭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儿童的学习兴趣低下,思维形成定势,审美素质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遭到很大的限制。近期,我在本校二年级1班针对学生们对美术课的兴趣及想象力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基本上处于7-8岁,表1调查结果标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美术课没有什么兴趣。喜欢涂鸦本来是孩子的天性,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的遗憾。而在统计中,98%的学生喜欢看动画片,那说明学生们对美术形象还是很感兴趣的。
表2结果显示:组合图案能组合三种以上的同学仅占2%,看一个图形进行任意想象,想象三种以上的同学只占13%,足以说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贫乏。
鉴于这种现状,我们不禁想大声呼吁: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编制科教式的课堂设计
1.导入激趣简洁高效。导入环节是让学生尽快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其入情入境学习状态的关键。教师设计时既要抓住美术教材的特点,又要结合本班的学情,可采用欣赏、猜谜语、讲故事、游戏等形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激发兴趣、自然流畅、简洁有效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新知自主高效。新知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部分。教师要以教育新理念为基础,紧扣教育规律,抓住学生认知特点进行科学施教;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有效落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作业体验创新高效。学生的个体资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鉴于学生的年龄、个性、生活认知、实践才能,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要敢于突破固定的模式,多样化、个性化地布置并启发学生的作业,大力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鼓舞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4.成果展示评价高效。在学生作品的展示环节当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培养自信心为原则,认真当好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调动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引导学生既要注意构图设计、调色用色、主题创意等知识技能评价,也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高效的评价要做到不失时机,同学互评、小组内评、全班评以及教师评等评价方式要运用得灵活合理。
二、合理运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
1.巧用教学手段,化苦为乐。在教学《对比与协调》时,如果只是单一的讲,抽象而枯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在微机室利用填色游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将学习的苦化为学习的乐,学生的兴致极高,不但牢固记住了上课的内容,而且对于美术课有了一个全新的好感。
2.巧用教学手段,化难为易。如教学《青铜时代》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青铜器一无所知,因而我在课前寻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制作了一个介绍从青铜器的起源、发展、鼎盛到逐步走向衰落的课件。展示中,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兴趣浓厚,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知识,并对美术萌生了新的想法。
3.巧用教学手段,化繁为简。在单形拼图、彩纸贴画、树叶贴画等剪贴画教学中,假如教师仅仅靠现场演示和把一些剪好的形状放在手中让学生看,学生既不能直观地看清楚,又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如果利用实物投影仪,老师的每一示范过程都展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在明确作业要求和形式的同时,一下子直观而清晰地了解了制作过程,可谓是化繁为简、省时高效。
三、善于把握赏识教育艺术
1.鼓励个性审美,提高审美能力。教师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对象理解的多元化、复杂性及深远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自然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2.鼓励积极尝试,培养体验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地自我体验,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多次地接触、尝试和感悟,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领悟所学的美术技能技巧。
3.鼓励自我表现,倡导艺术创造。教师可通过优化引导,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的脑子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地自我表现,然后再对学生细微的观察、独特的体会给予赏识和肯定。这样,学生们的作业便是一幅幅、一件件创作,不但没有雷同,而且丰富多彩、富有个性,从多角度、多方位体现出表现对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