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构想

/ 3

加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构想

曹廷军曹薇

曹廷军曹薇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国际化”、“区域化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使命。在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高等学校之间的跨国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世界潮流。本文在研读欧亚、北美等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探讨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区域性急需的“国际化人才”的策略、构想和途径。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改革中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社会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校际间的跨国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世界潮流。培养“区域化、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战略共识,也是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和期盼,更是各国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1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世界各国的战略共识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和争夺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也就是说,谁拥有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谁就可以在国际化竞争的博弈中赢得先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国际化人才”的界定。2003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提出:国际化人才’应该是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并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或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欧洲市场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的概念为熟练掌握外语、了解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日本提出“全球化人才”应具备三个要素:语言交际能力;主动性、协调性、灵活性、挑战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中国学界一般认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四个鲜明特征:“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具备专业知识和交流能力。”总之,“国际化人才”就是具有全球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备专业知识,能参与国际事务和交流的专门人才。1.2“博洛尼亚进程”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在1997年4月8-11日,欧洲理事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出《里斯本公约》(LisbonConvention)和1998年5月25日,法、德、意、英4国教育部长《索邦宣言》(SorbonneDeclaration)的基础上,1999年6月19日,29个欧盟成员国和申请国(现已达5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Declaration),旨在重塑欧洲高等教育辉煌,培养“区域化”人才,建立以学习与就业流动为主要取向的欧洲高等教育空间,为欧洲经济一体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目”三级学位体系;采纳标:建立“学—硕—博共同的质量和评估标准,消除流动障碍,促进交流;联合学位、课程体系;其最终目的为建成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应对全球教育竞争和挑战。

1.3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国策。培养国际化高层人才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国策。如,美国在1966年就制定了《国际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强调教育国际化,旨在使学生“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适应现代化需要”。通过学生与教师流动、课程设置、伙伴合作、海外校区、远程教育等措施,吸引国际学生,鼓励本国学生到海外留学。据统计,2002年全球共有160万留学生,在美国学习者就达54.7万人;2012-2013年美国有82万国际学生,为美国提供多达240亿美元的经济贡献。英国早在1945年就发表了《帕西报告》,提出大学国际化是解决英国大学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1979政府推行教育新政,十年中,收取海外留学生学费高达7亿英镑。2004年英国就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55万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3%,学费收入超过1亿英镑。2010年英国帮助300万学生成功流动,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与实现。

二战后,法国一直坚持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目的是塑造学生的“优秀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资。2004年高等教育教育投资高达197亿欧元,为1980年的2.1倍。外交部每年授予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约2.3万人,合计达9150万欧元。至2006年底这些奖学金累计高达24亿欧元。此外,各种企业和组织提供的社会奖学金项目也不断增多。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把培养素质良好的各类国际化人才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和平崛起的基本国策。从1978年到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学成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目前在国外留学人员共有161.38万余人(其中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为41.39万人),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1.4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全球高校的重要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高等教育的。其所推行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和社会功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强调高等教育的作用在于“追求真理、交流思想、传播理念”,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国际交流,促成相互了解,消除猜疑和不信任,避免战争,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责就是为社会、为世界培养合格人才。世界名校也都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例如:美国杜克大学于1994年创建了国际事务副教务长办公室,提出通过课程、出国学习、非课程性项目和接触外国文化来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该校所有专业学院都参与国际性及伙伴建立活动,每年有500余名国际博士后人员在该校从事研究工作,1/3的研究生和职业项目学生为国际学生,出国学习的本科生高达47%。

上述世界名校在培养国际化合格人才方面的策略、途径和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值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特别是中俄两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2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战略意义

2.1中俄友好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渊源。中俄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悠久。20世纪8-90年代以来,中俄之间的边境贸易和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不断扩大和加强。如今中俄两国政府已经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相继举办了中俄“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和“青年年”等活动,推动了教育、科学、文化、旅游、体育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首脑于2001年6月15日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上的互信、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和扩大,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必将得到日益加强和深化。

2.2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中俄教育交流亦有较久远的历史。从1925年,苏联政府决定创办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4月改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从1925年到1930年,中山大学培养了包括叶挺、杨尚昆、陈赓、刘伯承、叶剑英等1000余名优秀分子,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核心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选派大批青年到苏联留学,据统计,1950年在苏联留学的中国学生有0.04万人,占苏联外国留学生总数的6.4%;由于历史原因1970年~1980年为0;1990年留苏学生0.13万人,占1.0%;2000年留俄学生0.67万人,占12.3%;2005年留俄学生1.25万人,占15%;2006年中国在俄留学生达1.5万人,俄在华留学生2288人;现在中国在俄留学生大约有2.5万余人,俄罗斯在中国的留学生约1.5万人(仅在哈尔滨高校的俄国留学生就约0.3万人,其中黑大400余人、哈工大300余人)。2009年上合组织成立由53所大学参与的大学项目(2010年以增加到62所,其中俄国16所,中国15所),为中俄合作办学迈出了第一步。俄国欲“在5年时间里接纳10万中国留学生”,中国也准备好接纳更多俄罗斯学生来华学习。

2.3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战略意义。中俄均为非英语国家,俄罗斯政府已于2003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为俄高等教育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中国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以便与国际教育接轨。作为重要贸易伙伴,中俄两国贸易潜力巨大,两国希望到“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经贸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量的俄汉语翻译、国际贸易和其它学科领域人才等资源的支撑。所以中俄两国只有加强和深化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才能不断提升两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策略及构想

3.1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瓶颈。目前影响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入交流与合作的瓶颈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中俄高校国际化吸引力较弱。中俄属于非英语国家,在英语作为世界主要通用语的全球化时代,中俄高等教育明显缺乏优势。②中俄高校国际化水平不高。由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半殖民状态长达半个世界的历史原因,在科技研究明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相比尚有很大差距。③中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俄罗斯在过去的十数年里地处欧洲区域发展较快,而东部亚洲地区因天气寒冷,人口稀少,发展较慢。因此国际学生多选择相对发达的地区高校就读,边远地区高校成为国际化边缘地区而少有国际学生光顾。

3.2中俄发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策略。为了进一步加强中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笔者认为:中俄两国高等教育需增加交流,促进互信,拓展开放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合作研究,开展高精尖项目联合攻关,发挥地缘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鼓励教师、学生流动,促进就业,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培养区域化、国际化人才。①加强两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研讨、发掘、推介各自学科优势,吸引国际学生特别是中俄学生投身到对方院校就读。加强社会环境治理,消除民族歧视,保障国际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②按国际化标准规范相关学科课程,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各自的专业强项,改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国际评估标准和测量办法,设立内、外部联合教学质量监管机构,健全质量检查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③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两国其他高校间的学术交流,鼓励校际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引入完善认证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流动与就业。④加强俄、汉双语的基础培训,培养学生的俄、汉语言学习兴趣了解、吸收对方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技能。⑤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NGO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和投入,加强市场调研,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加强俄汉双语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设备,提升高校的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4结论

中俄高等教育有许多共通之处;从地域上看,中俄两国边界长达4300余公里,是领土接壤或隔江相望的近邻;从经济建设上看,两国又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国际化给中俄两国带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契机,同时也给两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中俄两国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合作力度,增加留学生互派,实现学位、学历互认,促进学生流动和就业,服务中俄两国的经济建设、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从全球化发展战略来说也要求中俄两国必须充分发挥人文机制的作用,尤其要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多平台,开辟广阔渠道,互相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区域化”、“国际化人才”,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传承传统友谊,以便进一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两国友好事业健康发展,造福两国人民,维护人类和平,惠及世界民众。

参考文献

1李成明等.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3.6:(18)

2陈静.博洛尼亚进程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画的影响.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12):32

3李春生等.日本全球化人才培养战略及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4王威.俄罗斯高等教育初探.黑河学院学报,2012;3(5):18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作者单位2:法国巴黎三大信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