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1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微量泵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4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微量泵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差异情况。结果干预组微量泵血压管理中的静脉回血、心率波动、血压波动、药液外漏、堵塞及报警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改善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量泵血压管理中的血压控制状况。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集束化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HICH)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能否规律控制高血压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独立相关[1]。采用评判性思维进行时段性精细化护理,能有效维护稳定的血压[2],集束化干预策略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诸多有效干预措施整合在一起共同实施的临床干预模式[3],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量泵控制血压时提高了临床给药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病的诊断标准;头部CT明确血肿位于幕上基底节区、丘脑区和脑叶,出血量20~40ml;出现失语、偏瘫、肢体麻木等神经功能障碍;出血时间在24h内。
排除标准:外伤性及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破裂等引起脑出血;非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伴发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肾、肺等疾患或功能不全的高血压脑出血。
1.2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2016年2月吉林省某市三甲级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8例,选择2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68例,女92例,年龄27~73岁,平均51.8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34和观察组126例,相应的两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高血压诊断标准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培训医护人员学习集束化护理。集束化护理方案如下:(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峰谷的监测。提前使用微量泵将血压峰谷收缩压控制在基础血压20~30mmHg上下的波动范围,关注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2)循证医学资料确定微量注射泵与穿刺点的垂直高度为30cm可大大降低静脉回血发生率[4]、微量注射泵平行移动有利于微量注射泵输出率的稳定性;使用的药物即将泵完时,更换注射器的方法应确保血压、心率不受影响。(3)干预组制定微量泵启动5分钟窗口期观察,血压血压峰谷期观察、微量泵输注结束期观察3个重点巡视观察期间,避免报警延迟。
(4)应用微量泵静脉给予降压药物是血压控制的过渡阶段,正确掌握给药途径、速度、时机,做到现配现用,可应用微量泵持续或间断静脉泵入,根据血压调整给药速度,控制血压在(130~150)/(80~90)mmHg。
1.4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静脉回血、心率波动、血压波动、药液外漏、堵塞及报警次数、3日内血压改善例数差异。
1.5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微量泵血压管理中的静脉回血、心率波动、血压波动、药液外漏、堵塞及报警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下表。
3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血压往往明显高于患者平时的血压,血压过高则可能增加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及再出血的机会,过度降低血压则会降低脑血流量引起脑血流量下降和继发性脑缺血性损害,将血压降低到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再出血的机会和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微量泵控制血压取临床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艳,肖玉娴.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72-74.
[2]陆珊珊,陈东亮,黄子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96-1397.
[3]单军,朱建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4]肖丽,孙向红.微量泵与穿刺点的垂直高度对静脉回血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5):1182-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