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翠
摘要: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恰当地使用情境教学法。本文结合笔者的新课改实践,以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为例,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中三种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教学
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大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优化认知过程,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创新能力。
一、营造角色情境,启迪学生心灵
角色情境的营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上扮演有关历史人物、演绎有关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能力的锻炼。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课讲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内容在课本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会在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迷惑不解。笔者就将明朝小说《醒世恒言》中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作为这节课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根据此材料自编剧自演剧。小短剧的大致剧情是这样的:明朝中期,在丝织业发达的苏州盛泽镇上,一天傍晚,有一对名叫施复的夫妇俩一边在挑拣蚕茧,一边对话。丈夫夸奖媳妇手巧,织出的绸布光彩润泽,人们争相加价购买。媳妇说丈夫辛苦,一早出去卖绸布,卖得好价钱。但两人对于如何处置赚得的银两发生了争执,丈夫要买田置地,媳妇要增买三、四张织机,后来决定买织机、找帮工。此时正好有两个机工在桥头一边聊天,一边等待雇佣,一个说昨天没有活干,饿了一天;另一个说农村家里田地被地主霸占无法生存,只好出来找活。施复夫妇看中他俩后,说好一天工作的报酬,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十年后,施复夫妇积累了几千金,俩人意见一致,决定再买两间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在思考和笑声中,学生们神情专注地看完小短剧,此时笔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生竞相发言回答,对于什么是机户、机工,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两者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比较机户与地主的区别,机工与农民的区别,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与机户和机工关系的区别,由此,学生由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理解。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表演的同学从自编、自导、自演、准备道具到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极高,因为通过自己的实践,所以理解就更为深刻,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很高。观看的同学情绪激动、专注,回答问题积极、果断。课后询问他们这节课的感受,学生们说非常有意思,希望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有几个同学当场提出要求参加历史小组,参加演出。实践证明,历史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有着明显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潜力,对于改革历史教学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和突破。
二、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激起情感交流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来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一种美的感官享受,这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譬如在讲授《台湾的历史沿革》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脍炙人口的诗作《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从广播中传出来的那种带有磁性、饱含情感、富有节奏的男中音,以及屏幕上显现出来的中国地图和诗歌内容,一下子把师生们的思绪带进了一个远离祖国母亲、游离在外的游子的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新课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之中。再如,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
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运用微机、录音、录像等媒介,再现情境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动用于教学中,既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音、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由于学生缺乏战争的感性经验,教师光讲课文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上课时播放电影《伦敦上空的鹰》有关敦刻尔克撤退的片断,让学生亲身感受,如身临其境,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仓促、撤退对英法的重要性、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影视情境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此时,教师再鼓励学生平时注意收集与历史有关的电影、电视的录像带或光盘,为再一次创设影视教学情境提供资料;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课件。影视教学为学生不断创新提供了机会,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创设情境中得到了锻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譬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在课件中穿插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这一悲壮惨烈的历史片段,只见同学们屏住气息、神情凝重:有的同学捏紧拳头、满腔悲愤,有的同学扼腕叹息、泪流满面……师生共同被民族英雄邓世昌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所深深地震撼。如学习“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先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当南京的和平居民被日军有的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当作拼刺刀的对象,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活埋。教师不仅要学生了解这一历史悲剧,而且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日本人为什么能在南京犯下这滔天罪行?为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你们青年学生应怎么办?这样,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高。总之,这些影音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总之,通过上述情境的设计,给学生营造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精神,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开发和激励,形成基础——创新——更高的基础——更好的创新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并不是目的。情境教学必须忠实于教材,钟情于学生。这是情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因此,运用情境教学首先是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设计情境更需要我们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启导学生,只有使所设计的情境具有魅力,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刘翔.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2]吕雅静.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4).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
邮政编码:51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