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感染控制对策效果。方法采用器械回收控制、清洗消毒控制、包装灭菌控制和无菌物品储存派送等方面对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回收、处理流程进行管理,制定和执行控制感染对策。评价再生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对策实施前后各项监测指标、人力使用情况、锐器损伤次数。结果感染控制对策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包装合格率和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对策实施前,临床科室需要在各工作日安排15~30名护士管理再生医疗器械,实施后,无须安排专职护士。实施后消毒供应室锐器损伤次数显著低于对策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再生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策略,可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再生医疗器械再污染。
关键字: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感染;控制对策
医院内医疗或护理过程产生大量污染再生医疗器械均需先回收至消毒供应室内[1],由其工作人员及设备进行消毒净化流动处理,造成工作人员在进行净化操作时不得不直接触碰沾附在器械上病原微生物、患者血液、组织液及其他分泌物等感染源,而对污染器械进行洗涤时也可能吸入含污染物的气溶胶[2],因此,若不注意,可致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感染,从而诱发全院性或社会公众性的感染。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制订相应感染控制对策,取得较好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污染控制对策
1.1.1器械回收控制对策
流动水冲洗使用过、附着有明显血迹的器械及器具干净后,将其放在无污染密闭容器内。含有特殊感染物器械或物品使用双层胶袋进行封闭,并于胶袋外标识清楚科室及疾病名称和数量等,工作人员进行回收时,全程戴手套,并将回收箱移入无菌、封闭回收车,工作人员沾有污染物手禁止接触公共设施,再将回收箱按照制订回收线路送至消毒供应室污染区,搬卸时动作要轻缓、避免造成物品磕碰损坏,结束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回收车和回收箱,使用消毒液对二者进行仔细擦拭。完成回收工作后,工作人员依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干净手。
1.1.2清洗和消毒控制对策
清点清楚和登记回收再生医疗器械,若器械存在缺失及损坏,应于规定时间和临床科室沟通、联系,对器械进行认真分类,操作时工作人员要小心谨慎,阻止器械因不慎而损坏或工作人员皮肤受到损伤,有效避免血液类传染病感染,若工作人员被器械损伤,应对伤口立刻消毒处理。对于沾有血迹器械,待血迹干涸后浸入多酶清洗液内用超声清洗;若器械上有锈迹则浸泡于除锈剂内除锈,并用除垢剂除锈。工作人员应用手小心清洗精密和复杂械,用软毛质刷在浸泡液下认真刷洗器械,避免清洗过程送产生气溶胶及飞溅水花。可选择专业机械清洗再生医疗器械,以达到较高、长期的清洗效果,避免清洗中生成化学或生物等有害物质损伤。清洗不耐高温器械时,应先清洗、再消毒。清洗器械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液认真擦洗干净清洗槽。
1.1.3检查和包装控制对策
包装清洗消毒好再生医疗器械时,应先关好门窗,使用洁净容器将物品由包装区经传递窗口送至包装区,质检员认真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验,若质量达标,便将器械组装认真打包;若清洗质量没有达标,则将器械打回重新处理,手术器械需放置容器或含孔盘内配套包装;若清洁物品不小心落地或被再污染时,需进行重再清洗。对清洗质量达标物品进行包装前,操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对裸露器械进行包装,从而避免器械受到人手、台面上或空气中微生物污染。包装袋材料应符合GB/T19633消毒标准[3],开放式储槽不能用于包装灭菌物品。包装材料含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及纸塑袋等无菌纺织物,且纺织物不应选择非漂白织物,包布只许四边有缝线,无其他缝补。尽可能选择小包装、详细记录包装品的使用次数,并根据不同包装器械选择相应的包装材料,包内并留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标识灭菌和失效日期、包装人员、压力蒸汽灭菌器类型与包装重量及体积行业标准上限。
1.1.4灭菌控制对策
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回收再生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灭菌前,先对灭菌器进行B-D测试,合格后再使用。每周对灭菌器做1次生物监测,每批次植入手术器械均做生物监测,对植入型器械进行紧急灭菌时,于生物PCD内引入5类化学指示物监测,合格后可投入回收使用,并将监测结果上报使用部门;若监测不合格,应将器械重新回收再处理,同时分析处理不合格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再次监测合格后可使用。
1.1.5储存和发放控制对策
无菌物品根据灭菌日期顺序,进行先进先出、有序分类放置,降低工作人员触摸无菌物品频次。若无菌物品受潮、接触地面或污染、包装袋袋口松懈和穿孔,必须对器械做再处理、灭菌。保证储备器械应在灭菌有效期内储存和发放,根据临床要求对无菌物品的名称及数目认真核实。向科室派送无菌器械时,应将其放入密闭清洁车内送至相应科室,派送后对清洁车认真清洗,1d/次。
1.2观察指标
评价再生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对策实施前后各项监测指标、人力使用情况、锐器损伤次数。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表示,组间比较选择t检验,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控制对策实施前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结果
感染控制对策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包装合格率和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污染控制实施相应对策后,可得消毒供应室物品包装合格率和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基于分析,笔者认为通过封闭回收可有效保证污染物品运输时不传播感染病原体,而污染环境彻底清洗可达到较佳的灭菌效果,而优秀包装选料可建立优秀的无菌屏障[4],便于再回收器械储存、运输和监测灭菌有效率,而采取相应的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和选择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回收器械进行消毒和评估消毒效果[5],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灭菌器械,极大提高了包装合格率和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
研究中,实施感染控制对策后,则无须科室安排专职护士进行处理,并可有效避免消毒供应室锐器损伤发生,使得实施后损伤次数显著低于对策实施前(P<0.01)。这表明消毒供应室实施感染控制策略,可以从源头杜绝医院感染由供应室出现,表明做好消毒供应室感染控制,可显著提高整个医院感染防治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安全性,保证全院患者可以在绝对合格灭菌物品下进行治疗,抑制医院感染产生,提高医院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对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感染实施有效控制策略,可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全院工作效率,确保再生医疗器械处理后再污染。
参考文献:
[1]孙振洁,管蓓蕾,姚美芳,等.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4(06):1426-1428
[2]马晖,赵玛丽.影响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07):125-126
[3]邓帅.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饮食保健,2015,2(15):203-204
[4]施萍.浅谈消毒供应室与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监控实施[J].医药前沿,2013,03(24):301-301
[5]陈玉萍.再生医疗器械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2974-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