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老年病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手术室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安全的保障作用。方法:我院眼科手术室在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并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未实施前做对比,从两个时间段各选取80例眼科手术患者,比较两个时间段的护理质量,分析这两个时间段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患沟通、手术室环境卫生及护理配合三个项目的评分均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室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安全保障
手术室是实施麻醉、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手术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眼睛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在发生病变后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而眼睛的生理功能比较特殊,对于操作者的技术及手术管理都有极高的要求,如何保障护理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1-2]。本院自2017年1月开始对眼科手术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实施效果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做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在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手术室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以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2016年6月-2016年12月时间段做对照,从两个时间段各选取80例手术患者。实施前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患者年龄20-78岁,平均(45.2±5.0)岁,其中白内障28例,玻璃体混浊22例,斜视17例,青光眼10例,眼外伤3例。实施后患者中男41例,女39例,患者年龄20-79岁,平均(45.5±5.5)岁,其中白内障27例,玻璃体混浊21例,斜视18例,青光眼9例,眼外伤5例。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眼科手术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眼科手术室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并分评估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经分析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医源性因素、护士因素与患者因素四个方面。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内容如下:
(1)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详细而系统化的安全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管理人员可向上级眼科医院考察学习,并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网站查找关于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条例,执行系统化护理风险管理条例,严格按照管理条例执行,确保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2)保证手术室环境及设备管理:手术室应使用防滑地板,定期检查手术室的电线及电路,手推车及轮椅等物品要检查刹车系统是否正常。各种麻醉药品、手术所需用每天检查并登记,并检查各种仪器的功能,定期维修,减少医源性的风险。
(3)加强眼科护理培训:眼球的生理功能比较特殊,因此眼科手术操作精细且复杂,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定期组织眼科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或者外出进修,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重视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事件。
(4)加强安全宣教:在眼科手术中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其感觉、运动、听力、定向力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安全宣教。除常规讲解手术方式及手术室环境外,重点告知术后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叮嘱家属充当好辅助角色,避免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对眼科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7年1月-2017年6月)与实施前(2016年6月-2016年12月)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护理质量评价由眼科手术室护士长与眼科主任共同评价,包括护患沟通、手术室环境卫生、护理配合三个项目,每项目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计量数据资料和计数数据资料分别以()(%)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价中,实施后护患沟通、手术室环境卫生及护理配合三个项目的评分均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眼科手术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临床对于眼科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工作重点仅是护理配合以及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然而护理风险不仅是因直接因素引发,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由多个风险因素造成,如何改善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法律安全意识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势在必行[3]。
为降低眼科手术室护理风险,做好患者的安全保障,我院眼科手术室在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价中对护患沟通、手术室环境卫生及护理配合三个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实施前,提示在眼科手术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高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本院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以往护理的缺陷,总结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通过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有效加强了对眼科手术室的风险监护,为降低护理风险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加强手术室环境设备管理,提高手术室环境的安全性[4],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降低医源性风险事件,另外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眼科护理培训,减少不必要风险事件,做好对患者的安全宣教,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5]。
综上所述,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眼科手术室的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36(11):145-148.
[2]张绿云,祝妍华,叶春丽.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4(5):75-77.
[3]骆洪梅,黄晓芳,任洁.眼科日间手术指征扩展增加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应对[J].华西医学,2015,30(5):811-813.
[4]赵秀华.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b12):210-211.
[5]高雪梅,孟宪惠,王玉玲,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3):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