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当代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无为而治的当代思考

高长峰

ContemporaryThoughtofGoverningwithoutInterruption

高长峰GAOChang-feng(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大连116023)(LiaoningCollegeofTaxation,Dalian116023,China)

摘要院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无为”也是一种“为”,体现在不扰民、不与民争利、道法自然等理念上,这不仅是仁政,更是治国的智慧。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但无为而治仍是重要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应不断丰富其新的内涵。

Abstract:Governingwithoutinterruptionisnotdoingnothing,"nothing"isakindof"something",isreflectedinnotdisturbing,nottocompetewiththepeopleandintheimitationofnaturephilosophy.Thisisnotonlybenevolent,buttheruleofwisdom.Todaytheworldischangingrapidly,butgoverningwithoutinterruptionisstillanimportantconceptofgovernanceandshouldcontinuetoenrichitsnewmeaninginthenewera.

关键词院无为而治;当代;思考Keywords:governingwithoutinterruption;contemporary;thought中图分类号院D08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303-020

引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些理念,反映的正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无为”也是一种“为”,体现在不扰民、不与民争利、道法自然等理念上,这不仅是仁政,更是治国的智慧。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但无为而治仍是重要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应不断丰富其新的内涵。

1无为而治要求政府不与民争利政府如果与民争利,就不是好政府;政策如果与民争利,就不是好政策。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国家参与了市场竞争,这种情形至今尚未完全解决。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市场主体的参与者。这样,势必造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上的不公平,在市场地位、使用市场要素、法律保护等方面,民营企业必然处于劣势。“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口碑之所以差强人意,除了一些不法商人利欲熏心之外,政府和政策的挤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生存,社会各阶层都会各显神通,利用一切资源,甚至有人会不择手段,而究其原因,与政府太有作为、与民争利息息相关,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措施不在于严刑峻法,而在于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上古尧、舜之时,不重视爵赏而百姓向善,不重用刑罚而百姓不犯,是因为统治者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治之以信;而后世重视爵赏而百姓不乐善,严刑峻法而奸盗不止,是因为统治者与民争利,治民不以信。

董仲舒曾论食禄者不得与民争利,他认为:上天给予万物生存之道,给予利齿的不让其长角,给予翅膀的不让其生四只脚,就是不能让其占尽优势。所以食禄之人不应事农、经商。而就当前情形看,作为政府及其官员,身处高位,富足而有权势,如果仰仗权势与民争利,百姓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占,长此以往百姓就会日益穷困,结果就是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

2无为而治要求政府不限制市场作用的发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告诉我们要按照事物的本原顺势而为。在经济问题上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的作用,按市场规律运行,不要人为的扭曲市场。作为政府,主要是应对市场机制失灵的部分。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在经济领域审批程序过多而复杂。并且在我国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造成经济效能低下、行政成本过高。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逐渐减少审批程序,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到现在为止,我国政府的审批权限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继续简政放权,这需要一方面做好减少的工作,即减少审批程序;另一方面要做好简化的工作,即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的经济社会事项,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的高度尊重。同时规定,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负面清单,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注册制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行统一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中的道法自然。经济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这就是经济的自然———市场规律。如果人为的改变,就会破坏它的正常运转。如果顺应市场要求,就会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当然,市场规律并非万能,市场需求的并不一定都是正当的,比如“黄、赌、毒”,需要政府的监管。政府对这些东西的监管,也是道法自然的体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3无为而治要求正确理解政绩与形象究竟什么是政绩、什么是形象,站在不同立场认识也有不同。从官本位观念来看,凡是能够有益于升迁的、凡是能够得到领导认可的就是政绩;凡是能够吸引眼球、与众不同的就是形象。正因如此,很多官员不惜标新立异,为搞政绩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拉赞助、搞项目,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短期利益、个人政绩而牺牲百姓长远利益。这实际上是扭曲了的政绩观和形象观。

什么是真正的政绩、形象?老子说得很清楚:“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作为政府、统治者,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百姓的诉求就是政府、统治者的追求,这与我党的执政理念相契合。因此,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政府、统治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不一定繁华,百姓舒适就好;楼房不一定高大,和谐实用就好;道路不一定宽广,有序畅通就好;GDP不一定增速很快,百姓能得实惠就好。所以,真正的政绩与形象是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在百姓的疾苦之中、在百姓的口碑之中。

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一直不断在改进、创新执政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同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是对国家治理认识的理性回归。

4无为而治要求政府民主执政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对民主执政恰当的概括。当今社会,政府不可或缺,如果政府无所作为,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与无执,需要将其放在当前具体的历史情况下来看。在当前,无为与无执,就是要尊重人民、敬畏人民,不要将执政者置于人民的对立面。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人民的对立面,比如一些暴力拆迁、暴力执法、粗暴应对群体事件等,就是“为”与“执”的体现。无为而治要求遵循道法自然,人类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而不应将自己当做自然的对立面、索取者的角色。

同样,作为执政者,要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一分子,而不应当成人民的统治者、对立面的角色,这样的话,执政者与人民永远没有共同的利益,执政也不会长久。

无为而治要求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虽然国家和政府掌握强制机器,但暴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通过暴力强迫百姓收效甚微,并且会危及统治合法性,因此,民主执政是根本,是无为而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院[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老子·庄子精译[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13,11.[3]司马光.资治通鉴[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3.作者简介院高长峰(1971-),男,辽宁瓦房店人,硕士,讲师,现任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教学部副部长,主要从事国学文化、政治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