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hatIsUniversity—ASpeechtoFreshmenin2008LiuZhiyun
(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53-1203/C(2009)3-0002
一认识大学
何谓大学?这是大学理念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我们办好大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刚上大学的大学生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
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是同学们读高中时所向往的地方,上大学是高中生所追求的梦想。我再追问一句:你怎样认识大学?同学们的回答各异。有的同学说,大学比中学大,学生多,这是指学校的规模大;有的同学说,大学的大楼大,漂亮,这是指大学的建筑;还有的同学说,大学的老师有名气,水平高,风度翩翩,这是指大学老师队伍情况;也有的同学说,大学是一个迷人的地方,很自由,很好玩,比高中轻松,管理不严,这是指大学的管理方式⋯⋯这好像瞎子摸象,有的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棵大树,又粗又高;有的摸到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大姑娘的辫子,又长又软,这些说法和看法都不太准确。
到底什么是大学?准确地回答是: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殿堂;是传授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为社会服务又引领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正如英国霍尔丹勋爵所说:“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1],
1931年12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名言,近年广为传诵。1917年1月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有句名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希望学生摒弃做官发财思想,应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必须抱定以求学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正轨。”[2]他还认为:“大学教育者,学生于中学毕业以后,所受更进一级之教育也。”[3]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是传播真理、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学校。还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个“思想库”,因为大学思考的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命题。它不求一时一地的得失,不对一时一地的政治及经济得失负责,这只有大学做得到。大学要讲知识综合,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是University和College不同的地方。大学不是专科学校,不是某一方面,比如经济或法律的研究所,大学的优势在于它有很多的专业很多的学科,学科之间可以相互渗透融合,产生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大学应该能提出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且能影响一个时代的大的命题。[4]蔡元培先生说: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和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研究学理的地方。这地方采取的是“囊括大典、网络众家”的态度,奉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5]
什么叫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一流大学正是群英汇聚的殿堂。一所大学要达到一流水平,必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汇聚在一起,在人类知识的宝库,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知识宝库里,探索奥秘,追求真理,实现梦想。我希望每位新同学,都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理想,成人成才,使我们的国家真正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站得直,站得稳,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大学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大学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
大学即文化,高等学府即文化机构。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传承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研究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
从历史上看,大学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是社会进化的组成部分。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朝,西方的希腊与罗马,但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则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中世纪大学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Bologna)为最早,或称为中世纪大学之原型。两者皆是12世纪出现的,其他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意大利的萨里诺(Salermo),德国的海德堡、科隆等都是中世纪大学的佼佼者。中世纪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和超国界的品格。欧洲中世纪大学设有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科,主要培养教师、医生、律师等。早期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标是探索真理,追求真知,以期接近上帝。自13世纪之后,神权高于一切,大学日益强化对教义和权威的崇拜,成为教会的附庸。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理想使英国古典人文主义受到了严重挑战。英国19世纪的红衣主教纽曼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他认为,大学教育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所注重的不应该是实用知识的传授,而是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
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在柏林大学首先提出:大学是“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大学是研究中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洪堡奠定了“学术自由”在大学中的地位,使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科学与学术的中心。
20世纪初,欧洲研究型大学的模式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精神相结合,产生了“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把教学、科研与直接为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的活动扩展到校园之外,成为社区发展的“服务站”,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的“加速器”,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
从此,大学逐步形成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这也是经过历史演进而形成的大学最具生命活力的功能。
在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太学。蔡元培先生说:吾国历史上本有一种大学,通称太学;最早谓之上庠,最后谓之国子监。其用意与今日大学相类,有学生,有教官,有学科,有积分之法,有入学资格,有学位,其组织亦颇似今之大学。然而最近时期,所谓国子监者,早已有名无实。故吾国今日之大学,乃直取欧洲大学之制而模仿之,并不自古之大学演化而成也。[6]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我国现代大学的产生是西方舶入的产物,也就是舶来品。梅贻琦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7]中国政府于1898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后改为北京大学,于1895年创办北洋大学,后改为天津大学,1896年创办南洋公学,后改为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大学的兴起,是晚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社会生存,不得不对教育进行改革,这些大学建立起来并有了良好的管理以后,就成为一支具有我们自己传统教学方法的蓬蓬勃勃的令人称誉的力量。[8]大学在中世纪产生时,就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的由学者组成的社团。通过社团这种形式,大学从一开始就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同时又给栖身其中的学者以学术自由。使大学成为一个独立研究学问的场所。大学从一开始就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一项根本任务。
大学有别于中科院、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虽然一直以来有“大师”“大楼”“大爱”的说法,但简而言之,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它有大学生,它集聚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数量众多的青年群体。有鉴如此,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使青年学生经过大学阶段几年的学习和熏陶之后,成为既具有很高综合素养,又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从此角度来说,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的大学生,引导学生成为一流人才。
那么,学生在大学阶段,有着怎样的具体要求?在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着力?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学生到大学里来,是为了学习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为将来从事一门职业做好准备。”他认为,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雅斯贝尔斯指出上述观点,虽然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从那时到现在,知识的丰富程度,新技术的快速出现,包括大学在全社会所担负的功能,尤其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程度和内容等等,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就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来说,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今后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受教育者,学生在大学里受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课堂教学,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二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包括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师生平等,多学科交融,鼓励创新等氛围,以及开放办学的心态等等。因此,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努力构建具有学术自由、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今天的大学在知识学习的目的上,尤其是知识观念上多了一份功利主义的色彩,而少了一些探究知识的哲学价值的精神追求。现在不少学生把对知识的掌握仅仅视为将来工作的阶梯,而忽视知识在人的一生中的发展价值,尤其是精神价值的作用。在工具主义和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学的知识已经有物化和技术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学生对实用学科顶礼膜拜,对人文学科避而远之,致使大学生缺乏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不可否认,知识是所有创造的基础,大学并不能预言哪一类型的知识会对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对大学的未来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学把知识观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身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那么这样的知识观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就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知识是社会角色的先决条件,由于来自不同的知识领域,人们往往依据知识的属类不同,而自发形成思维方式、心理、情感归属和信仰的不同,这种因知识归属不同进而导致人文和科学两大领域的人们思维方式、心理习惯、语言表达以及行为方式上差异的现象,就是所谓大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这种文化的“对立”,使得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一种对社会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向度。因此,大一新生一跨入大学之门就要注意文理相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消除这两种文化的对立与隔阂,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有信心、有能力真正地融入社会。我们同学上大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二现实大学与理想大学
新生一跨入大学的门,第一个感觉就是现实大学与我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太大。在高中时我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潺潺流水,曲曲小道,幽静安雅,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恰同学好友,携手漫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心旷神怡,风华正茂。学校大楼,鳞次栉比,琉璃屋顶,金碧辉煌;大学教授,风度翩翩,莘莘学子,朝气蓬勃。这就是我向往的大学。可是现实的大学却不大一样,一种失望的情绪和苦闷不可遏制地产生了。我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学习、生活和恋爱的天堂。可是现实却是,老师讲课进度特快,难度大,学习上有新的压力,在生活上很不习惯,没有家乡口味,像没有放盐的汤,清淡无味。上课教室又不固定,跑来跑去,学校校区又分散,人一天下来,感到很累。其实哪儿都一样,大学本来就是这么回事。我慎重地提醒新同学:大学不是盛夏中的避暑山庄,也不是严冬里的温馨花房,更不是休闲度假村。大学是莘莘学子修身求知、奋力拼搏的战场。没有刻苦求索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克服困难奋斗不息的勇气,是不可能完成学业、成为合格人才的,更不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它要求每一个人独立地面对现实,主动地适应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活生生的大学生活,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劳动才会使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也才会使大学向社会输送一届又一届的合格人才和优秀人才。再者,大学培养的是社会直接需要的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完成培养目标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把一个在中学里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半独立的中学生培养成品学双优、厚德博学、理解社会、融入社会、懂得生活、自食其力、能独立工作、有创新精神的人。这样才是合格人才,也是大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上大学,就是紧张地求学和艰苦的生活,这两个方面是大学这个小社会的基本内容。当然它的课外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主动参加课外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技比赛,也是锻炼自己社会活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调节大学的生活,活跃大学的学习气氛,只要大家积极参加,习惯了,也觉得大学生活很有趣。我们的大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是培养书呆子,是培养朝气蓬勃的创造型人才。告诉同学们,如果你们仅仅满足于上大学,读研究生,找个好工作,就是为了物质上的追求,那你的理想太小了,你受的就是典型的职业教育,而不是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人文精神是第一位的,还有科学精神。如果你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能够追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还有批判精神、置疑精神,不唯权势,求真求是,你这个大学就没有白上。
对大学认识中的落差,还来源于新同学不大适应大学的新环境。这种新环境,有以下的变化。
1.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担任的社会角色不同,在中学时,不少人是在校内或班内担任一定职务、受人尊敬的学习尖子,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成为不担任任何职务的普通学生。大学新生须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才生到一般学生的转变。此外,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还不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要比中学生高得多。因此,大学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2.奋斗目标的转变。
大一新生上了大学,原来的目标实现了,但新的目标却是模糊的。有的学生说,我们读高中像在黑夜里摸索,上大学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考上大学了,天亮了,前进的目标没有了,感到z徨。新生进入大学,学习与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新的起点。上大学,这只是向新的高度攀登的开始,征途漫漫,任重道远。
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学必先立志”。大学生应从高考胜利的满足和陶醉中清醒过来,根据大学教育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学习计划,明确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4.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还要学会理财,家中寄来钱要计划开支,不要月头松,月尾空,把基本生活费打入校园卡,这是生活、学习的基本保证。
5.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6.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转变。
中学学习,对教师依赖性强,老师耳提面授,抓得很紧,督促很严,早自习、晚自习都要清点人数。到了大学,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的学习要向自主学习转变,自己主动地学,有主见地学,学习要自己安排,特别是自习时间,课外活动都要自己筹划,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长处和治学方法,主动向教师学习,不仅学知识,还要学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研讨问题的方法,学习老师的人品和做人的道德,大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善于与老师沟通,要主动向老师求教和质疑,有疑则有问,小疑则小进步,大疑则大进步,无疑则无进步。
7.心理状态的转变。
大学新生都是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取得好的成绩,带着胜利者的喜悦心情和家人、亲朋好友的良好祝愿,昂首阔步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渴望在大学学习中再创辉煌,以便将来事业有成,干一番大事,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到了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变了,人际关系也变了,从心理上感到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新同学之间,过去的优越感没有了,同窗之间见多识广、智力超群的人很多,而自己则相形见绌,自己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心理上产生失落感,由自爱转为自卑,自信变成茫然,无所适从的心态很重。加之学习任务又重,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很不适应,严重的还会失眠,坐不安神。这时,要尽快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己,要适应竞争的环境,摆正自己的位置。中学的成绩和荣誉已成过去。一切从头开始,面临崭新的更加艰苦的努力,面对激烈的竞争,要以平常的心态去审视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8.学风的转变。
所谓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是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表现。学风听之无声,望之无形,但它确实存在于学习之中,贯穿于成才的全过程。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良好的学风是推动人才成长的动力。良好的学风一般表现为诚实、朴素、谦虚、严谨、坚毅、质疑、善思、好问、求异、创新等。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这样说过: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学习上弄虚作假,抄袭舞弊,虽得到虚假的光彩,它终究像肥皂泡沫一样,最终要失败的,这就是慢性自杀,后果很惨。
因此,我们新同学,都要从主观上努力抓好学风的转变。对于新同学来讲,首先需要立好志,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慕桥是毕业于“监牢大学”,他的毕业论文是在牢里完成的。他是怀着共产主义之志和全人类解放之志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东南大学校长韦钰,在西德亚深工业大学进修期间,以最优成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我国解放后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后来担任东南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她之所以获得成功,是与她顽强、勤奋、刻苦等良好学风分不开的,也与她胸怀大志有关。她说:“祖国派我到这里来,我一定为祖国做出成绩。”我们同学今天在学校里学习,眼前还做不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胸怀大志,我们的精神就会充实,学习就会越来越好,争取当一名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被全国的顶尖大学看中,免试读研深造,成为一个有为的青年科学家,这种理想同学们应该有,早立大志吧!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我。自己要谦虚,不要目空一切、好高骛远、清高自傲、孤芳自赏。这种不良学风会直接影响学习。因为在知识的海洋面前,任何个人的主观认识都是有限的,人们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要不断地向实际学习。《学记》中这样说过:“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成才分成两个阶段:小成和大成。要求学生“乐群”“亲师”“取友”,其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学友学习,向“群体”学习,关键要自己谦虚好学,鲁迅勤于“亲师”成了文学巨匠,富兰克林善于“取友”,发明了避雷针,成为第一流水平的科学家。我们每个同学,要培养自己谦虚好学,尊重他人,勇于修正错误的良好学风。
总之,大学阶段是人生一段最美丽、最难得的时光,在此期间,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质。因此,大学生要抓紧实现上述八个方面的转变,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
[2][5]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4.
[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词[A]//《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中华书局,1998:5.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2.
[6]蔡元培.大学教育[A]//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72.
[7]梅贻琦.大学一解[A]//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46.
[8]蔡元培.中国现代大学生观念及教育趋向[A]//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