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2
/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

李海娟

李海娟

宁远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湖南省宁远县4256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对我国目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力度;探索切实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才能够确保我国矿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环境保护

引言

人类在进行开采时,虽然获得了资源,但是对于矿山的地质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矿山地质结构的破坏,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影响了人类的自身的生存。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因之前的过度开采而受到了破坏,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企业通过和政府合作,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有部分矿山由于常年的破坏和污染,仍然需要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重视。

1矿山开采的重要性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理念在转变。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矿山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相关人员在开采矿山的同时,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地质环境。传统的地质开采以矿山的设计和生产为主,注重矿山的开发,用矿山的生产活动作为载体,对矿山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开采方案。这种传统开采方法,往往会忽略矿山的地质保护,这也是地质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保护地质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兼顾,既要兼顾矿山的可持续开发,又要兼顾地质环境的保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到对地质环境的科学保护,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降低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威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矿山开采人员需要革新开采技术,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开采理念,将保护地质环境纳入开采理念中。光靠开采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严格规范矿山的开发,让保护地质环境成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从保护地质环境的源头做起,进行有序的开采和保护,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保护好地质环境。

2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

地球在不断进行自然演变中,地质的位移使地质环境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因素也会引发地质环境变化,从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于灾害本身的不可抗拒性,使实际预测工作难度较大。当前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矿山坍塌滑坡。此种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隐患与人为活动因素导致而成,其主要原因是矿山的过度开采。第二种,由水位改变而引起的矿山灾害。矿山的涌水突水情况会造成地下水位改变,从而引发地质灾害,此类灾害通常具有较大毁灭性危害。在采矿过程中遇到蓄水溶洞和暗河,将会涌入大量的地下水或地面水,此种突发性的过程会对采矿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矿山毁灭。第三种,由矿山自身原因引起的灾害。此种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由于自身地质环境的改变,由偶然性因素引发的突发性灾害,比如矿层自燃、瓦斯爆炸、矿山火灾等灾难。

3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防治措施

3.1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的防治措施

对于重点防治区域进行采掘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落实和做好相关的一切防治措施和工作,这也是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一个关键之处。采掘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在此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计算矿山边坡的参数值以及先期开采方案等,由专业人员和矿山设计单位出具矿山开采设计,除此之外,还要做出实际措施来来明确矿山边坡、危岩等的实际情况,如实地踏勘、扫面和监测等,保证矿山边坡、危岩的稳定性。如危险系数较大,需要做好边坡的支档工程,危岩的清理工程等。

3.2建立灾害调查区与防护体系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能够有效分析区域地质灾害成因,进而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鉴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性,在灾害调查区中进行实地调研,能够对地质灾害程度形成有效预测,并将调研结果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通过对重点灾害区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计划科学的应急防治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中,必须加强警报装置的建设,使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接到警报通知,及时得到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地质状况及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在安全防护体系中优化现有的应急预案系统,研发技术手段,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应急预案系统更加完善,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加强预测,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一旦发生灾害,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最大程度上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保障受灾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此外,在安全防护体系中需要建设完善的搬迁机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更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重点监测的位置应为灾难发生区域,对该区域的情况变化工作人员应进行重点监测,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精确的数据分析,同时为灾民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

3.3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时,需根据矿业权不同情况,制定和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如:针对矿业权为灭失、废弃、闭坑等矿山情况,首先需要明确其社会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区域产业转型与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将矿山土地,按照“宜农”、“宜林”、“宜园”、“宜景”等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重新开发和再次利用;针对矿业权为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则应当采取循环经济改造与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有效地模式就是政府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监督,三方形成有效的管理、治理和监督体系,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大力地推进矿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改造;针对矿业权为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防治,应当采取低碳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防治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

4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相关人员需要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矿山开采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开采人员遵守管理制度,利用管理制度对矿山开采人员进行行为约束,这样可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未来的地质环境保护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分工会十分明确,对地质灾害的分析会更加细致。要加快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改革,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矿山地质保护,严格控制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争取把矿山开采的危险降低,这样也可以从内部环境改善地质灾害问题。在引起矿山地质灾害的各种因素之中,人为因素占绝大多数,因此,需要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明确规范,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的数据可以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争取实现新的技术性突破,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与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管控力度大大增强,但由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积累已久,因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并不能够在朝夕之间就见到显著成果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矿山企业的积极推进实施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才能够实现我国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召拾.试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世界有色金属,2017(15):194-195.

[2]潘尧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1):82-83.

[3]杨涛,等.湖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