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

张洪坤

黑龙江省铁力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铁力152500

摘要:目的: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贫血患者,以5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I组,以4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作为II组,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II组患者的骨髓形态中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病态比例与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系的比例显著高于I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的巨幼变比例、多核小巨核细胞的比例、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的比例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难治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查的时候应注意巨核系病态造血,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注意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贫血;巨幼细胞;骨髓形态;检验

Observationofthebonemarrowmorphologyinpatientswithrefractoryanemiaandgiantcellanemia

ZhangHongkun

(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ofHeilongjiangProvince,TieliCity,HeilongjiangTieli152500)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morphologyofbonemarrowinpatientswithrefractoryanemiaandgiantcellanemia.Methods:inourhospitalinJanuaryJanuary2015~2016treatedpatientswithanemia,52casesofpatientswithgiantcellanemiaastheIgroup,48casesofrefractoryanemiapatientsasIIgroup,bonemarrowcellmorphology.Results:theproportionoftheproportionofpatientsingroupIIofthebonemarrowmorphologyofgranulocyticanderythroidcelldysplasiaandlymphoidsmallhugenucleuscellline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patientsingroupI,P<0.05,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nthetwogroup,theproportionofgranulocyteandredbloodcells,theproportionofsmallandlargenuclearcells,theproportionofimmaturegranulocyteandimmatureredbloodcellsinperipheralbloodwerenot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Conclusion:inthebonemarrowmorphologyexaminationshouldbepaidattentiontowhenhematopoiesisofmegakaryocyteinpatientswithrefractoryanemia,ofgiganticyoungcellanemiapatientsshouldpayattentiontomegaloblasticchangedyoungredbloodcellbody,toimprovethediagnosticaccuracy.

[Keywords]anemia;giantcells;bonemarrowmorphology;test

巨幼细胞性贫血(MA,megaloblasticanemia)是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障碍,从而对骨髓造血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及粒细胞系造成影响而引发的贫血[1]。难治性贫血(RA,refractoryanemia)是一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临床表现主要有慢性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数量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等[2]。虽然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难治性贫血为性质不同的贫血类型,但是两者的细胞形态学、临床表现等比较相似,容易给临床诊断造成混淆。为了对这两种贫血类型更好的进行检测,笔者对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难治性贫血的骨髓形态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及4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存在消化道症状;出现红细胞平均面积>95fL、卵圆形的大红细胞数量升高、明显异形及大小不均等血象改变;骨髓内出现比较多的典型的巨幼红细胞。难治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以贫血为主,并伴有两系、三系血细胞数量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以5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I组,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41.8±8.3)岁。以4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作为II组,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43.7±9.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髂后上棘穿刺术,取侧卧位,对骶部两侧及臀部上方的骨性突出部位进行标记。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佩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巾。以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固定,右手持针经骨面垂直刺入骨髓腔。以20mL的注射器抽吸0.1~0.2mL的红色骨髓液,做5~6张涂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抽吸完毕之后,以胶布进行加压固定。

1.3观察指标

骨髓病态造血:粒系:细胞核及细胞浆发育不平衡,存在双核、Pelger畸形、核分叶过少过多等表现;红系:细胞存在多个核碎裂、畸形核、奇数核,外周血存在巨大红细胞;巨核系:存在淋巴样小聚合细胞及巨大血小板。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卡方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II组患者的骨髓形态中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病态比例与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系的比例显著高于I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的巨幼变比例、多核小巨核细胞的比例、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的比例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血细胞DNA出现合成障碍,导致骨髓的无效造血,主要特征为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的巨幼改变。难治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损害引起的血液病,主要特征有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异常及形态异常、骨髓病态造血等。

本研究中,难治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中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病态比例与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系的比例显著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的巨幼变比例、多核小巨核细胞的比例、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的比例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均提示,在对难治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查的时候应注意巨核系病态造血,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注意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胡明林.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3):1759-1760

[2]刘琦.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