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生面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试论初中生面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措施

白莉娟

关键词:初中生;面对;自然灾害;预防;自救措施

地震、水灾等对于人类的生命和财产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但是,如果人类都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拥有紧急预防的方案,在发生之后又可以进行有方式的自救,便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初中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之中度过,学校又是人口数量较多的场合,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使全校初中生可以具有防灾害和自救的意识,学校必须加大力度对培养学生的防灾害和避灾害的自救技能,以下便是具体的分析,仅供参考。

一、地震灾害的预防与躲藏

在初中课堂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地震前的预兆,让他们有预防灾害的意识。比如,地震发生前,会有许多动物和家畜等会出现异常的状态;地下的水也会出现异常的状态,会出现水温度增加的现象,水位的增降较为明显,而学校的井水、泉水会呈现冒水泡的现象;最重要的是人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有精神不集中、坐立不安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应该怎样采取地震前的预防策略呢?他们一下子表现都特别紧张,好像地震真的要来了,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定要镇静,快速地做逃生准备:

1.当真实地感受到上述的异常情况之后,如果是农村的学校,一般都是平房或者低一些的楼房,要迅速将矿泉水、手电筒、药箱等装好,马上撤离到空旷无建筑物的地方;如果出现来不及撤离的现象,可以在教室内的书桌、墙根和墙角等地方躲藏好,切记一定不可以离窗户太近,还要挑选好地震后的疏散路线。

2.对于城市的一些学校,楼房较高较密集,其危险度较高,如果感受到即将要地震,需要马上撤离到没有楼房和建筑物的空旷地方;如出现来不及离开教室的情况,需要躲在桌底、墙角等地方度藏好,也可以找一个较小的房梁之下躲藏,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出现全部的学生都冲到门口和楼梯道之中;如在读书馆,必须要听从教师的指挥,有秩序地向中间聚拢,不要拥挤在墙壁或者书架之中。

二、如何进行地震之后的自救措施

学生切记,如果在地震之中不幸被埋在废墟中,不要着急,要树立求生的欲望,要勇于和困境作斗争,等待救援部队的来到。1.如被压在废墟下,要先想方设法将手和脚脱离出来,进而慢慢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特别是在肚子以上的部分;如身上有出血的情况,要先想法将血止住;如没有受伤,应迅速用衣服堵住口和鼻,避免出现过量吸取烟尘造成窒息。2.还要告知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出现一些重物再次塌陷,并且要寻找更为安全的部位,还要看能否找到食物,等待救助。当救助队伍靠近时,要通过敲墙、叫喊等方式,让救助队伍找到你所处的方位,便于得救。

三、如何进行水灾的预防和自救

教师提问学生,水灾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思索之后都很困扰,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般是由于连续的暴雨导致河流、水库等水位急速增加而引发的,易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况。还有便是过量的融雪、海啸也会出现水灾现象。学生要知道水灾对于人类的伤害较大,有可能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尤其是地势较低的学校、小区危险系数更高。

1.在水灾来临之前,要做好一切准备,迅速撤离洪水会发生的地方,尤其是地势较低的学校,还要尽量戴上事物、药物、手电筒和一些防雨工具等快速撤离到安全的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所在学校不间断地下大雨,就必须有防洪的准备。

2.假如出现水灾汹涌的情况,可能会来不及撤离,水也可能会渗透进教室里,要迅速到达房子顶处、高处或者树上,进行暂时的避难,等待救援队伍,切勿通过游泳离开;但如出现没有办法转移的情况,可以抓住离自己较近可漂浮的家具;再如身边有人,要待在一起;但是如果任何可能都没有,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抓住固定物,并且要大声呼喊以便获救。

四、防洪水和地震的安全方式分析

初中学校人员多,学生又处于青少年时期,如果出现水灾和地震,很难保证学生的安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这些安全意识。1.教师在快下课之时,可以经常给学生将一些防自然灾害的小故事和自救的方略,让学生耳濡目染,清楚地了解水灾的特点,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当灾害来临时,有意识地听取领导的安排。2.学校要经常进行防洪水和地震的演练,要求必须严格。3.学校需指定紧急方案,使学生和教师配合校长的指挥。4.学校要挑选最合适的疏散线路和躲藏点,并且要准备好逃离的必须用品。

五、总结

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希望,在初中教学中,各科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有珍爱生命的意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努力地去学习、锻炼身体、提高品质,要做有安全意识、喜欢未雨绸缪的初中生,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香.我国中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赵玲玲,呼格吉勒图.灾害教育的内容及目标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高集岗中学1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