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张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830011)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92-01
急诊医学是对急危症患者救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灾害医学等多项内容。它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内容广泛,随机性大,时间性强,病情复杂多变,具有临床决策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两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急诊”的临床思维
急诊医学的核心是“急”字,诊治策略是“先救命后治病”“先开枪后瞄准”,快速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评判和处置。因时间紧迫,在思维方式和临床决策上,有别于其他临床学科先按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常见病多发病优先的原则,做出病因、病变部位、性质诊断而后进行处理的思维模式,需将诊疗重点放在最可能致命的、最严重的问题以及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病因和诱因上,并以最简捷、有效的措施,快速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各种情况,为抢救赢得时间和机会,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病因处理。例如,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抢救生命为主,待短时间内改善循环呼吸功能后,再行病因诊断和处理。教学时,应将急诊医学临床特点贯穿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始终,训练学生急诊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急诊时能将致命性疾病放在首位,从重症到轻症进行综合分析,以增强学生在短时间内识别危重病情并予以正确施救的能力。
2.培养学生快速诊断能力和对疾病发展的预见能力
急救工作的时间观念十分强,时间就是生命,快速对患者进行正确诊断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反应能力是临床急诊医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学中应通过强化急诊疾病特征,提高学生快速诊断急诊疾病的能力。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强调动态的观察、评估、监测,及时把握病情变化,对疾病的发展有预见性,才能在急救过程中把握疾病的发展,及时处理急救过程出现的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减少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不应有的死亡。例如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是胸痛中可引起猝死的危重症,可通过病史、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可快速诊断,同时还要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心梗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急腹症患者中,腹部平片可立即诊断腹腔脏器穿孔。急诊患者病情常危急多变,如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可发生在呕血和黑便之前;如只按常规疾病进行诊治,不把握急诊疾病的特点,疏于对急诊疾病的评估和监控,对急诊疾病的发展演变缺乏正确判断,则有可能使救治功亏一篑。临床上,消化道大出血预见到失血性休克、窒息,严重挤压伤要预见到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成功后应预见到患者还可因缺氧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诸如此类,只有锻炼学生从重从危的诊断思路,培养学生对急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正确评估,强化学生对急诊疾病监控程序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对急诊疾病的预见性。
3.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重在实践,提高急救技能
急诊医学实践性很强,主要以急救设备的操作及临床处理危急患者为主,不允许有半点的不熟练甚至差错,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处理刻不容缓,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急性活动性大出血等。急诊教学几乎没有示教病例,即使在临床见习或实习时有抢救示范病例,因时间紧迫,施救教师也不可能详细介绍抢救过程和原理,这对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实为不利。我们在教学中应用以下多种叫教学手段重在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①.借助多媒体课件、电子教学光碟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际模拟操作,使教科书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和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学生记忆起来全面而系统,例如:学生能通过多媒体了解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救体系,了解目前医务工作的现状和流程,以及国外急救医学的发展;通过视频播放规范的心肺复苏抢救操作过程,学生之间互为小组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堂内容印象深刻难忘,极大地提高了急诊医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②.借助急救模拟模型示教:由于急救技术要求高,如心肺复苏是一项技术性操作,重要的是掌握操作要领及现场熟练、准确的应用,而学生往往缺乏临床经验,医师不可能放手让学生在病人身上实际操作,我们让学生先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强化模拟训练,分组比赛,强化模拟现场意识和规范操作。模拟模型能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诸如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脊柱骨折搬运等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将急诊科临床操作技术直接引进课堂,切实使学生掌握急救操作要领及其原理,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急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③急诊病例讨论和床边教学相结合:急诊医学的实际工作中包含着大量的检查和操作内容,教师即使讲许多遍,学生也难以充分理解其操作过程。通过床旁实际病例病史、症状、体征、急救治疗的展示,教师只需三言两语引导和点拨学生思维,强调重点知识,学生就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多开展病例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进行相互讨论,有助于扩展临床疾病诊治思路,提高课堂活跃气氛,同时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大的帮助。急诊病例讨论和床边教学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实际病例的思辨分析能力。
急诊医学教学时只有结合其临床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特殊的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技能,才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