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第一中学天津301700)
【摘要】近代上海开埠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影响,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和新潮的生活方式来到上海。而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弄堂逐渐发生着变化,它改变了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上海都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探访经历,阐述对于弄堂空间和弄堂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弄堂;近代建筑;公共空间
Visitthealley
ZhangJie-xin
【Abstract】SincetheopeningofmodernShanghai,withtheinfluenceofwesterncivilization,allkindsofWesternarchitectureandtrendywayoflifecametoShanghai.Andpeople’sbasiclivingspace-alleygraduallychanges,itchangedthewayoflifeoftheoccupants,butalsobecomeanimportantpartofShanghaiurbanculture.Basedontheauthor’spersonalexperience,thispaperexpoundstheknowledgeofthealleyspaceandalleyculture.
【Keywords】Alley;Modernarchitecture;Publicspace
【中图分类号】TU-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227-02
1.弄堂建筑的历史背景
说到各地有代表性的民居,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弄堂。四合院我比较熟悉,正房,厢房,坐北朝南,风格和我家这里的平房很像。但说到弄堂,除了狭窄的街道和紧密的邻里关系,别的基本上确实一无所知。
因为偶尔一次读了《上海弄堂》读书笔记,我对上海的弄堂文化非常感兴趣。我了解到上海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江南民居一脉相承。一些保留至今的的石库门弄堂结构上和布局中,都能发现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的影子。在上海弄堂建设的初期,建造者希望保有中国民居的特点,所以在弄堂住宅初期仍保留了以前的空间基本格局与空间秩序,并采用中国传统的建造手段来施工。采用木结构作为建筑主体,又渗透了一些西方建筑的影子。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传统弄堂的的空间结构也越来越西化,后期弄堂也就更接近于西方的建筑。
而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在我走到弄堂里,亲身去观察弄堂的建筑和居民的生活,去感受书里描写的这种弄堂文化后,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弄堂会成为海派文化的象征,为什么很多人搬离了弄堂却还在怀念那里的生活。
曾经我以为弄堂也像四合院一样,是地区性的传统民居形式。但其实,弄堂与弄堂房子是上海开埠后的土产。弄堂起初是租界当局向中国居民开放的集体住宅,后来这种形式逐渐推广开去,成为华人与外侨,租界与华界都流行的居住形式。在弄堂近百年的建造时间内,弄堂从最初老式石库门时期建筑传统与布局西化的中西合璧,到新式石库门时期更坚固的结构,更细化的布局,更细化的装饰,到新式弄堂布置更加合理,建筑模仿西方式样,最后变为花园弄堂与公寓弄堂的完全西化。可以说,弄堂的发展史,也是上海由近代向当代过渡的历史。阅读上海弄堂,就如阅读上海与上海人的社会历史。
2.弄堂建筑的空间艺术
我觉得从书本上的了解的或许不够。为了深入了解弄堂,我在暑假来到上海时,沿着多伦路—淮海坊—步高里—田子坊—新天地的路线实地去探访。无论新旧,无论保持旧貌还是已经改建,弄堂依旧在那里。上海的弄堂住宅有着强烈的空间艺术特征。
弄堂将居民的居住空间依次分割为街道,总弄,支弄和建筑内部。弄堂口是弄堂的对外空间,常用过街楼的形式。既增加了入口的尺度,又带来了额外的使用空间。
总弄是全弄的交通要道,也是全弄居民的公共交往之处。这里是弄堂的“社区中心”。
支弄由前后两排住宅围合而成,公共性更弱,私密性更强,充满了邻里关系。
从支弄进入石库门,便完全进入了弄堂住宅的私密性空间。传统住宅的封闭性与内向性又在这里展现出来。这样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弄堂的空间层次感,更反映出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
弄堂的空间艺术特征还表现在围合各层次空间的建筑立面上。住宅的山墙立面加上装饰,形成了弄堂风格迥异的视觉元素。弄堂中的石库门又是最能表达弄堂设计思想的特征。
一旦由总弄进入支弄,就仿佛与世隔绝,进入让我惊叹的浓密的生活空间。狭窄的弄堂,有限的室内空间,洗漱洗衣,淘米拣菜,修理家什都在弄堂中进行。巷弄有时是死胡同,也成为附近居民的社交场所,人们以交叉的弄堂为中心作为公共空间,邻里们亲切的生活场景,随意靠墙摆放的老凤凰自行车,相较于现代高层住宅的单一空间,震撼着我的内心。弄堂建筑作为促进他们作为共同体的多样营生的生活空间,成为了上海近代生活的缩影,让我看到了群聚而居的丰富性。
3.弄堂建筑的文化价值
近代弄堂住宅建筑从来就未脱离近代上海城市社会文化而独立存在过,弄堂的魅力不只出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存在于由奇妙的空间感而带来的居住方式上。弄堂之所以为上海人所留恋,就是因为弄堂生活所蕴含的浓浓人情味。房屋间狭窄的间隔决定了每家每户生活的公共性。晾衣,烧饭,打水,每个弄堂中的居民每天都不得不与邻居见面,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之间在这样一种生活空间中被紧密的连在一起,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也带来强烈的地域感,安全感和家庭感。弄堂的居民很多是外地人,本身就迫切要求在本地建立一种可靠的互助关系,而弄堂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弄堂内这种邻里关系是非组织的,自然的,因而也更有人情味,更具有生活情趣。
我也曾遐想过弄堂生活。有次做高考语文试卷读到了林海音《血的故事》,文章交代了一条弄堂里不同籍贯的居民们在夏夜里一起乘凉聊天的故事。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坐在一起,确实是一副有趣的画面。这次我走进弄堂,没有听到鲁迅笔下的“薏米杏仁莲心粥”,却听到了从某户传出的悠长的评弹声;没有看到乘凉聊天,但也看到了一条支弄里几个老人一起洗衣,做饭的温馨场景。上海弄堂住宅的形成,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住宅空间,经过近百多年的积淀,它己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
弄堂文化成为一种世俗的然而却又高雅的市民文化,非但如此,近代弄堂住宅印刻着近代上海的独特地域特征,展现着非同寻常的建筑个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
4.弄堂建筑的传承与展望
当现代的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狭窄弄堂,当邻里关系从彼此照应变为不相往来,我们是会怀念弄堂文化的,怀念这种简陋的生活条件不能掩盖的人间温情。推土机正在拆毁的不只是这里的弄堂或者那里的四合院,更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爱。
毕竟老式弄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居民的居住要求,除了拆除这个暴力的方法,对弄堂实施改造就是必然之举。回顾之前对老弄堂的改造,大概可以总结出三种让弄堂重获新生的方案:保留街坊格局而全部改用现代建筑用作商业的新天地模式,同时保留格局和居住性的田子坊模式,还有维持历史特征,翻新基础设施的步高里模式。有人说,对弄堂的改造就意味着流逝。至少在我看来,这个说法不甚正确。保留了破旧的形态就能保住弄堂文化吗?当一座建筑再也不能满足最基本的使用要求时,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不能拯救它走向衰落的命运。在新天地和田子坊,我看到了弄堂的气氛所带来的蓬勃的商业活力,而在步高里,我看到的是居民们依然在以弄堂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也许容貌变了,或许气氛淡了,但弄堂还顽强的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个现代大都市中。
那么再过十年,再过五十年,弄堂这种建筑形式还会存在吗?我想,弄堂这种条件较差密度又低的住宅一定会被摩天大厦所取代,但也许它会换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住宅楼内取一个空间作为老人,孩子们活动的“弄堂”;在小区里创造出促进居民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我们失去的只会是弄堂的表面形式,它无论是作为一份记忆,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都不会轻易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何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寻找到居民具有认同感,安全感的生活空间,同时又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日常生活需求,弄堂建筑将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罗小未,伍江.上海弄堂[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2]王绍周,陈志敏.里弄建筑[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年12月.
[3]沈华.上海里弄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
[4]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
[5]陈雪.城市特色小区、建筑与环境审美研究——上海近代里弄住宅的承延与创新研究[J].2003年11月.
[6]张慧娜.中西文化兼容:独特的上海里弄民居[J].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