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5180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严格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正常用水。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作,以实现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某小型水库水土水土综合整治方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主要从人工林整治和水库涨落带整治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型水库;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整治方案
1水库流域现状
某水库,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库设计库区集雨面积F=3.4km2,坝址以上河流长度为3.6km,河床比降为0.0298。水库正常库容223万m3,总库容为317万m3,属小(1)型水库,Ⅳ等工程。
2009年,大面积连片种植的桉树和大叶相思林,部分大叶相思林已出现老化迹象,树种单一、林层简单、林相疏残,林分生长周期较短,抗逆性差,蔽荫造成其他物种无法侵入,林下树种较少,不利于群落顺向演替。水库涨落带无植被覆盖,库岸淘蚀严重,枯水季节大面积裸露,既产生水土流失,淤塞库容,影响水质,又严重影响库区生态景观。因此,我们需要营造水源保护林来实现调节水源区河流流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质的功效,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水库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人工林存在的问题
现状区域人工林主要为桉树林和大叶相思林。此类林分生长周期较短,抗逆性差,蔽荫造成其他物种无法侵人,林下树种较少,不利于群落顺向演替;而且桉树属速生耗肥的树种,对土壤改良作用差;植物固土能力差,水土流失隐患大。
2.2水库涨落带存在的问题
水库涨落带是困扰水库生态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水库常水位为55.3m。库区涨落带在枯水季节大面积土壤裸露在外,既产生水土流失,淤塞库容,影响水质,又严重影响库区景观。
3水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1)大面积种植的桉树及大叶相思,生长周期较短,到一定年限便成熟老化;抗逆性差,病虫害较多;桉树属速生耗肥的树种,对土壤改良作用差;形成群落后郁闭度过大,由于遮荫作用其他种类无法侵入,林下其他的种类较少,林层过于单一,不利于向结构完整的顶极群落自然演替,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低下。
(2)山体植被分布稀疏,如遇到高强度降雨强烈冲刷,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山体有限土壤资源的流失,也无法实现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同时对水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3)水库的低山丘陵地貌和供水特征,形成了大面积的涨落带。库区涨落带在枯水季节大面积土壤裸露在外,既产生水土流失,於塞库容,影响水质,又严重影响库区景观。
(4)现状库区四周除此次整治区外,经阶段性治理,其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景观效果较好,若不对该范围进行治理,将严重影响库区整体的生态和景观和谐性。
综上,通过对现有桉树林及大叶相思林进行阔叶化改造以及库岸涨落带整治,我们有必要营造水库周边水源保护林,以实现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目标。
4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方案
4.1人工林整治措施
(1)改造措施:对桉树进行皆伐,从根部砍除,同时清除有害植被,保留现存有价值的灌木和地被物,最后补植具有建群性、地带性常绿阔叶乔木,进行阔叶化改造。一方面提高植被覆盖度,另一方面提高林分质量,恢复和提高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林相改造树种选择栎类、栲类、木荷、火力楠、银合欢、藜蒴等常绿阔叶优良水源保护树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辅佐、护土、改土作用,给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造林方式:首先进行林地清理,对桉树进行皆伐,清除种植穴位置的灌草、铲除有害地被植物,然后进行穴状整地造林,在次生灌丛中砍出种植空地,采用植苗造林方式,种植穴规格70×70×70cm,选用高度在1.5~2.0m,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于春季阴雨天补植造林。种植时注意对原有植被的保护,使补植苗木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为原则。
(3)抚育管理:造林后连续抚育2年,抚育包括除草松土、造林正苗、除藤蔓植物追肥(使用有机肥)、修剪整形、抹不定芽、防风、防治病虫害。抚育从造林当年的夏季开始,第2年进行1-2次。同时定期检查林木生长状况,对坑内缺苗的及时移苗补缺。
(4)整治效果:通过人工林整治,有利于发挥植物种间互助作用,成林后结构复杂,植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抗干扰能力强,群落相对稳定,生态效益好,同时原有人工速生林地的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
4.2水库涨落带整治
(1)改造措施:根据黄竹坑水库历年运行情况,选择设计常水位以下2m及常水位以上2m范围进行植被重建,形成水库库岸过滤缓冲带,发挥防水浪冲刷、保持水土、美化库岸景观的功效。
在植物选择上,由于涨落带坡面水位回落则干旱瘠瘦,水位回涨则长期受淹,特别是涨落带下部受淹早,淹水深,淹没时间长,因此在植物品种选择选耐水湿、耐水淹、耐干旱的两栖树种,以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营造景观的效果。根据深圳多个水库涨落带建设情况,根据涨落带地形坡位特征,配置不同造林树种搭配模式,因地造林。适应性为前提,注重多样性,营造草、木本有机结合的多品种复层植被系统是植物配置的原则和目标。对于大多数库岸(裸露红、黄壤,无淤泥层),“铺地黍+水榕/白千层”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生态护岸模式;对于滩涂类库岸(坡度12°以下,有淤泥或腐殖质层),“水榕/白千层/落羽杉/水翁+铺地黍”模式可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混交采用,对于崖岸(坡度60°以上,规则或不规则),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保证坡体自身稳定后,在正常高水位上方种植半球形树冠的高大乔木(如水榕、水翁、黄槿等)利用其伸展效果以取得水、树一体的景观效果。
(2)造林方式:采用植苗造林方法,穴植袋苗,采购2年生实生苗定植。雨季3~5月阴雨天造林;首先进行林地清理,清除种植穴位置的灌草、铲除有害地被植物,然后进行穴状整地造林。在大面积种植之前,先进行小范围试种,待成功后方可按设计实施。
(3)整治效果:通过水库涨落带整治,带状混交具有种间关系缓和,由于带的隔离作用,出现种间矛盾也易于调节,故造林后期林分结构稳定,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提高。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小型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通过改造人工林,防护涨落带,建设水源保护林,使水库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水质,减少淤泥,恢复生态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