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安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益肾安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

秦艳娟

秦艳娟(黑龙江省依兰县人民医院154800)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159-02

【摘要】目的探讨益肾安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20例,给予益肾安合剂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O%,治疗组总有效率80.O%。结论益肾安合剂对早、中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并且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保护和稳定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益肾安合剂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如何延缓CRF的病程进展,是目前肾脏病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应用益肾安合剂治疗CRF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其中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5例,狼疮性肾炎2例,紫癜性肾炎1例。入选条件:血肌酐177~442umol/L,除外采用透析疗法者。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2.6士9)岁,平均病程(3.8±1.5)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1.3±10)岁,平均病程(3.9±1.3)年。

1.2诊断检查

1.2.1检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尿素氮、肌酐、尿酸、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血糖(空腹、餐后2h),血脂,血清钾、钠、氯、钙、磷、镁,碱性磷酸酶,血浆蛋白,蛋白电泳,尿常规、尿比重,24h尿蛋白定量,24h尿钾、钠、氯、钙、磷、尿素氮、肌酐、尿酸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晨尿渗透压测定。

1.2.2免疫学检查

1.2.3其他检查作眼底、心电图及双肾B超检查,必要时行肾核素检查,摄胸片、腹部平片及骨片。

1.2.4肾功能不全分期①代偿期:肾单位受损未超过50%。GFR50~80ml/min,Scrl33~177μmol/L,无临床症状;②失代偿期:GFR50~20ml/min,Scr达186~442μmol/L,临床上有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③肾功能衰竭期:GFRl0~20ml/min,Scr451~707μmol/L,病人出现严重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代谢紊乱;④尿毒症期:GFR<10ml/min,Scr>707μmol/L,临床上代谢酸中毒加重,全身各系统症状突出。

2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两组患者给予共同的基础治疗方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摄入量为0.6~0.8g/Kg,根据病情控制血压,调节血糖,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控制感染等综合处理。

2.2中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肾安合剂,200毫升/次,2次/日。主要成分为:人参、大黄、黄芪、当归、益母草、水蛭、炒白术、茯苓、陈皮、附子、锁阳。本品为我院制剂室生产,200毫升/袋。对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5克,温开水冲服,3次/日。各组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

2.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记录患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浮肿少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2.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血肌酐降低≥30%,以上一项必备,其它具有一项即可判定;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血肌酐降低≥20%,治疗前后以肌酐的对数或例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明显意义者,以上一项必备,其它具有一项即可判定;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的判断条件者。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4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0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20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

可以看出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5讨论

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临床证候亦复杂多变。但研究其病机是以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候。因其脾肾久病耗气伤阳而致面色觥白,神疲乏力,腰膝酸痛,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肠内腐秽积聚,最终血淤、湿浊和毒素内留、气血不足,且标本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最终使本病逐渐恶化,难于治疗。我们应用益肾安合剂对CRF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益肾安合剂的主要成分有人参、大黄、黄芪、当归、益母草、水蛭、炒白术、茯苓、陈皮、附子、锁阳。我们认为益肾安合剂是通过以下方面发挥其有效的治疗作用:大黄通腑泄浊,荡涤溺毒。有研究证实大黄能延缓CRF的进展,大黄酸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3],大黄还可以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及细胞免疫变化的异常[4];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补诸虚不足,益元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消除尿蛋白和降压等作用。人参健脾益气。人参中的人参皂甙能抗脂质过氧化,保护氧化酶活性,降低蛋白尿,从而减轻肾损害,延缓CRF进展。当归、益母草、水蛭活血化淤,降低血液中自由基对肾小球的损害改善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促进肾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并能明显改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浮肿少尿等临床症状,对早、中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并且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保护和稳定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王梅译.美国肾脏基金会.慢性肾脏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