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南县委党校
摘要:从“三驾马车”的淡化,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近期高层话语体系中的这一奥妙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我国是农业大国,正向农业强国迈进。但成功没有坦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亟待破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农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调结构提品质去库存促融合补短板降成本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要把控好自己生产质量和规模,这个事情核心的操作主体是农民,毕竟种子是农民种的,管理是农民管的,要是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投机取巧,生产品质一般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改革也就没法完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或寻求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过去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现在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现在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侧改革”是长期问题,需要做深层次的制度规划和长期调整的准备,经济好的时候要做,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要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化解。
一是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2016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1623.9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0亿斤),2016年前11个月,我国谷物共进口2055.6万吨,同比减32.9%。其中,小麦进口318.4万吨,同比增14.2%;玉米进口302.6万吨,同比减34.2%;大米进口311.8万吨,同比增4.7%。造成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倒挂。以2015年12月为例,稻米、小麦、玉米国内市场价格比配额内进口到岸税后价格每吨分别高出1320元、920元和600元。造成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的人工和土地成本增长过快。
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超采地下水,侵占湿地造田种粮、造池养鱼,开垦陡坡耕地和易沙化土地,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种粮种菜,农用薄膜残留土壤,这些生产行为增加了当前产量,但这是以牺牲子孙后代发展根基为代价换取的。农业产能透支带来的后果在逐步显现,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下降。
三是供需匹配能力下降。我国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较为严重。据估算,2015年我国粮食消费量约为6.5亿吨,0.3亿吨的缺口需要靠进口弥补,但2015年我国粮食实际进口量达到1.3亿吨。之所以超量进口1亿吨,在于我国需求量大的大豆国内生产不足,而国内玉米产量增长难以被需求增长消化,大量库存积压。奶粉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国内奶牛养殖业销售不畅。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支持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一号文件”),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全面部署。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曾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刚刚过去的2016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为“十三五”经济社会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我国‘三农’发展新形势和农业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将战略性和战术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全面深化农业各层次供给侧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培育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首次纳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2017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全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其贯彻实施会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三农”问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今年的一号文件如是开篇,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衡南举措
衡南县处于湖南中部,属于湘南地区板块中的二类城乡复合发展县,是一个拥有10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77%,且分布在740个行政村的农业大县。
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就好比过去我们做蛋糕,两个人做出一个蛋糕,味道也不好吃,自然没人买,但是现在我们致力于一个人做出十个蛋糕,而且味道好,这样就不愁没人来买蛋糕了。
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那么衡南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做的?
1)调结构,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对此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
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43万亩,有农产品生产企业83个,合作社880个,家庭农场140家,占辖区农户总数的38.69%,其中省市县级龙头企业达50余家;共辐射带动基地农户11.3万户。截至目前,先后建立以稻菜为主的核心示范基地16个、以果蔬为主的推动示范基地11个、以种养为主的启动示范基地8个、以油稻为主的引导示范基地6个,全县分类推进、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3.5万亩,承载规模农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2)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源头控制能力,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带动能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包括探索建立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电子追溯码监管制度,加快构建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等。例行监测全县确定三塘、泉溪、咸塘等15个乡镇的主要农贸市场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监测点进行定点检测,每月轮换在其中的5个乡镇的监测点进行取样检测,每次例行检测合格率均为98%以上。监督抽查每周对县城的流一、生源超市,二安区集贸市场、旺家蔬菜专卖店进行监测抽检,合格率为98.5%以上。“春节”、“五一”和“端午”等节假日在全县抽样监测,监测蔬菜水果合格率98%以上。
3)促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衡南县按照“一乡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以生态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创汇农业的多元化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依托优质稻、葱蒜、香菇、西甜瓜、蓝莓、茶叶、酥脆枣、白果等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了宝盖、洪山、近尾洲、江口、咸塘、云集、车江等11个
特色产业和农业休闲旅游乡镇。目前衡南县具有“地域名片”意义的产品有“大三湘”油茶、“绿彤”茶叶、“雁蓝”蓝莓、“绿贝”香菇、“雁城四件宝”和“湘黄鸡”等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29个。
4)去库存,加快消化大米等个别农产品的积压库存,减少陈化损失。衡南县是农业大县的同时更是种粮大县,为加快消化大米等个别农产品的积压库存,减少陈化损失。大力发展大米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转移,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积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生产,减少陈化损失。以大米为原材加工的衡南县冠市镇的鲜榨米粉享誉全县,三塘镇的鱼粉更是衡南的一张名片。
5)降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等节本增效。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衡南县是全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已制修订水稻、蔬菜、香菇、西甜瓜、酥脆枣、油菜、蓝莓等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30余项,编制《衡南县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资料汇编》一册,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按照八个一的要求,完善五大产业标准体系,以“五化”(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为建设内容,在松江镇龙泉村等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监督示范点和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6)补短板: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油菜、油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衡南县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产地环境治理,制定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发展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实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强化秸秆利用、人畜粪便等无害化处理。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城市和工业“三废”,开展产地田间巡查,指导生产者搞好基地清洁生产,做好农药瓶、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分类处理以及养殖场的排放物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净化产地环境。
参考文献:
[1]2016中央一号文件.
[2]2017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