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良1黄军铭2罗绍谦3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下肢创伤骨科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并实施跟骨骨折手术的患者48例,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2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据CT扫描图像实施手术;治疗组2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3D打印技术对钢板进行预塑性以后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少于对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优于常规组75.00%(P<0.05)。讨论:在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手术过降低使得手术的质量得以提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3D打印技术;跟骨骨折手术;应用效果
跟骨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发生,在跟骨骨折中又有大约3/4为关节内骨折。跟骨位置软组织覆盖情况较差,这就使得伤口愈合时间变长,还可能受到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影响,所以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常规的治疗方法为通过手术的方式实施治疗,缺陷在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于患者在恢复带来了阻碍[1]。一般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会实施CT扫描影像学诊断,并根据影像学成像来对跟骨骨折情况进行分析与观察,并由有经验的医疗人员实施手术,但是基于患者自身影响、跟骨复位以后的状态、钢板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还需要在术后接受牵引、翘拨固等辅助方式,增加了手术时间,更使得手术中不确定性加大。3D打印技术及数字图像化处理技术能够对患者跟骨骼骨折部位进行评估进行模拟手术,制定手术计划,使得手术治疗有效程度及预后程度越来越好[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本院抽取的48例患者,依据实施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48例接受了跟骨骨折手术的患者,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2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据CT扫描图像实施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上下浮动值为25-64岁,平均年龄为(44.55±1.32)岁,病例:Ⅲ型骨折14例,Ⅳ型骨折10例;治疗组2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3D打印技术对钢板进行预塑型以后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上下浮动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96±1.45)岁,病例:Ⅲ型骨折12例,Ⅳ型骨折12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入选患者对本此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入组患者组间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跟骨骨折病情进CT扫描诊断确诊;骨折等级定性为Ⅲ型骨折或Ⅳ型骨折;均签署调研意愿书。
排除标准:骨折部位存在明显血管组织受损者;骨折类型为开放性骨折或多次跟骨骨折者;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者。
1.2方法
入组患者均实施消肿措施,在骨折部位完成消肿以后实施手术治疗。
常规组采用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据CT扫描图像实施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为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位置处于患者跟骨处,手术创口为“L”型,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在跟骨骨折外侧置入跟骨钛板,使用螺钉进行加固,根据影像学成像图像对螺钉的位置进行微调。
治疗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3D打印技术对钢板进行预塑型以后进行治疗。根据CT扫描图像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跟骨钛板进行治疗。在实施手术之前,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完成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模拟复位;根据跟骨的数据模型进行3D模型的打印,将术前准备好的钢板进行预塑形处理以后,打印置钉导航模块及复位标准模块,实施手术治疗[3-4]。
1.3评判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评价。
治疗效果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0-50分归类于差,患者存在剧烈的机体痛感、存在跟骨畸形、跟骨缺损等现象;51-75分归类于一般,患者能够行走,但是行走时存在明显痛感;76-90分为良好,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在行走时有轻微痛感;91-100分归类于优秀,患者可正常行走,无痛感。治疗有效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通过SPSS22.3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卡方值进行检验,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跟骨骨折一般发生原因为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骨折部位大多涉及跟距关节位置,常常会造成跟距关节面塌陷、跟骨变窄等情况,实施非手术的治疗方式很难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就算能够通过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进行复位,也很容易二次移位,导致跟骨骨密度降低,跟骨关节面不平整等。手术治疗方式能够通过复位,植骨、钢板固定及螺钉固定等方式,使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最大化[5]。通过CT扫描成像对跟骨骨折部位进行造影建模,从而利于手术的开展,但是CT扫描成像所绘制的造影建模对医生提供的有效数据比较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无法进行虚拟手术。3D打印技术可以获得跟骨骨折位置的损伤模型数据,通过三维建模,辅助医生进行虚拟手术,从而精准的进行复位及内固定。使得治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6]。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要低于常规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跟骨骨折术前进行骨骼3D打印模型及模拟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预后,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敏剑,唐理英,朱欣阳,等.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6):93-95.
[2]陈克,潘振宇.3D打印技术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7):508-512.
[3]张杰、王磊、郝申申.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1):86-91.
[4]王蒙,郑冬,白克文,等.基于CT薄层扫描数据的3D打印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6):421-425.
[5]何藻鹏,李卫,刘金伟等.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54-56.
[6]盛伟,林敏.3D打印技术配合距下关节镜微创治疗跟骨骨折[J].时珍国医国药,2017(12):2952-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