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与对策吴兴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与对策吴兴芬

吴兴芬

吴兴芬(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679100)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35-01【摘要】目的:探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和控制对策。方法:选择在2013年到2015年3月在定点医院抽查的50例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控制的基础上增加重症治疗和针对性的治疗。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之后,抑郁评价和焦虑评价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健康知识的了解状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等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如果可以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传染概率的发生,同时采用针对性的诊治方法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率,有效的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控制;有效护理身体健康和生命产生极大危害的疾病,例如近些年来出现的SASE、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感染等[1]。这些疾病大多是新近发生的,没有前期的治疗经验,所以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较大,同时如果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产生感染,患有新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大多出现呼吸衰竭、脏器损伤等现象,死亡率也较高。

造成社会的混乱和恐慌。本研究选择2013年到2015年3月在定点医院抽查的50例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对比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到2015年3月在定点医院抽查的50例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包括SASE、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66周岁,平均(32.4±7.8)周岁,住院的时间为3.50d,体温的波动在37.9.41℃。;观察组25例,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69周岁,平均(34.2±1.3)周岁,住院时间4.52d,体温的波动在37.5.41℃。总体出现咳嗽的有42例,发热的有50例,13例出现呕吐或腹泻,重症患者有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症治疗和针对性治疗并伴有一定的传染控制对策。

1.3防治方法观察组主要根据患者病发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药物,并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单一药物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进行治疗。

1.3.1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SARS是由新型的冠状病毒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SARS患者,潜伏期一般在2.12天,起病者首先变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常大于38℃,会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的症状,在冬春季比较流行,传染性极强,医护人员加强卫生和清洁,增强院内感染的认识。

1.3.2禽流感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人群中普遍缺少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儿童的发病率极高,潜伏期通常在1.7天内。并且禽流感病毒的不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所不同,例如N9N2仅会出现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N7N7的症状大多为引发结膜炎;N5N1则是伴随高温、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等,因此在防治上要具体的分析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1.3.3护理方法(1)基础护理。首先要给患者经常喝水,经常更换衣被,保持身体清洁,注意室内通风。(2)健康教育。要根据患者的心里情况,进行一定的心里疏导和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为患者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3)重症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等相关的身体特征,加强患者的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要提供一定的物理降温策略或采用药物降温的方法。

1.4传染控制(1)控制措施。根据要求加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护理医师的培训和救治程序的演练;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培养,注重对穿脱防护服的流程、身手消毒和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的培训;医院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消毒、隔离和防护的措施,重点要加强医院的方传染应对的监督和管理。(2)隔离措施。在整个治疗区域,要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区划分,如病情确诊区,可以多人合住,疑似患病区域,要采用单间隔离的措施,在不同的区域要设立专门的医护人员和出行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在各个病区都要设置一定的缓冲带,要求患者佩戴防护口罩,限制患者的活动保持在隔离室内,对于治疗救治的整个活动,也要在隔离室中进行;规定严格的病人探视制度,不为患者设立专门的陪护。对医疗器械也要加强消毒和灭菌,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物品。(3)防护措施。对于所有进入隔离室,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或处理患者废物的人员以及转运患者的司机等都要配戴专门的防护口罩和防护服;严格检查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质量和防护用品穿戴的合理性;合理安排相关医护人员的工作、休息和饮食,注重每日要测量医护人员的体温,出现异常及时报告。(4)消毒措施。首先是加强空气消毒,注重开窗通风;物体或地面消毒可以采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擦拭,对于经常使用的物品要放入密封袋中进行密封,防护用品都要在含氯的溶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再进行清洗和晾晒,对于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或设备要多次用75%的乙醇进行擦拭消毒,在医院中设置消毒管理的专门人员,多层把关,保证消毒工作可以得到落实[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防治效果对比经过一定传染防控措施,观察组的诊治效果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防治效果对比组别健康知识知晓自我保护意识健康习惯养成

对照组(n=25)121417

观察组(n=25)202324χ26.6010.2321.26

P<0.05<0.05<0.05

讨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很复杂性,应该注重病人的护理和传染的控制,加强医院的隔离处理和消毒防护,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诊治和防护措施的培训,加强医院传染控制的监督和管理[3]。

本研究中,主要讲5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他们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并相应的提出传染控制的策略,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常规防治加重症治疗的措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和重症治疗,采用一定严格的的方法,可以对病人的康复和传染的控制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马丽萍.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388.4388.[2]刘隆平,张晓均,张余等.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40.542.[3]李琳琴,刘宝兰,徐芹珍.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H}医学信息,2012,(16):120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