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邵阳422001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抗感染药物后,病人所出现的严重相关不良反应,观察其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参考。方法:本院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员收到的年9月-2016年11月各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怀疑药品为抗感染药物,且为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纳入,将关联性评价为“可能无关”或“待评价”或“无法评价”的报告剔除。对最终纳入研究的66例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66例严重不良反应中,包括有多达17个品种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人体各个器官部位,以血液系统受损、肝胆受损、皮肤及相应附件受损居多。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对于抗感染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严重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研究分析
Analysisof66casesofsevereadversedrugreactionsassociatedwithantiinfectiveDrugs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evereadversereactionsofthepatientsaftertheuseofantiinfectivedrugs,andtoobservethecharacteristicsandregularitiesofthem,soas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rationaluseofdrugsintheclinic.Methods:ThedatawerepickedupfromADRreportswhichwerecollectedfromSeptember?2012toNovember2016.TheSADRreportswhichassociatedwithanti—infectiveDrugsandevaluatedSeriouswerebroughtintothestudy.Thereportswhichwereevaluatedof“Maybenocorrelation”or“Tobeevaluated”or“Unabletoevaluated”wereeliminatedthestudy.Finally66caseswereanalyzedinthestudy.Results:66casesofseriousadversereactions,includingantiinfectiondrugsasmanyasmorethan17varieties,theadversereactioninallpartsofthebodyorgans,thebloodsystemdamage,liverdamage,andthecorrespondingaccessoriesdamagedskin.Conclus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66casesofseriousADRassbciatedwithanti-infectivedrugs,westrengthenthemedicalstaff’SattentiontoADRandimprovethelevelofrationaldruguse..
Keywords:severeadversereactions;antiinfectiondrugs;researchandanalysis
在抗感染治疗时通常医生都会采用抗感染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而药物使用后又会引起相关的不良反应(ADR)[1]。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抗感染ADR症状也逐年递增,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的SADR,严重不良反应与病人预后状况相关[2]。因此在临床中要加强监测预防SADR。本次研究的是我院2012年9月-2016年11月间收集的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SADR报告,分析可能引起SADR的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2012年9月-2016年11月药剂科收集的各科室不良反应报告,选取其中89例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SADR报告。上述报告均通过了专家评定,并确认。
2.区分标准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标准,区分SADR和ADR。选择疑似为抗感染药物引起的,SADR报告。
3.研究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SADR报告中病人的资料按年龄、性别、报告科室、相关的药物、品类、预后及影响等方向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4.结果
4.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SADR报告中,有38名为男性,28名为女性,男性占57.58%,女性占42.42%。其中有15名儿童(22.73%),6名青少年(9.09%),4名年轻人(6.06%),13名中年人(19.70%),27名老人(40.91%)。本资料中显示,确定有过敏史的有66人,根据提交的SADR报告来看,发生SADR案例最多的科室为儿科21人(31.82%),神经外科8人(12.12%)。详见表1。
4.3SADR影响的的器官和系统,临床受损最为严重的是血液系统,共26例(39.39%),症状为产生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其次皮肤及附件受损,共21例(31.82%),症状为各类药疹;再次是为药物导致的肝胆受损,共10例(15.15%),症状为肝功能发生异常等;精神紊乱、双硫仑反应各4例(3.03%);肾损伤2例(3.03%),症状为;其他有全身各机体功能受损,共3例(4.55%)。
4.4SADR的潜伏时长、严重程度、因果关系及转归
研究报告表明SADR最短的潜伏期为半分钟,最长时间为2165天[3]。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别不同会对发生时间造成影响。如血液系统受损等情况反应较慢,通常在使用药物多日或几十日后才有不良反应发生。出现皮疹的时间因人而异,发生时间从1小时到数十日都有。对SADR进行相关性评价,其中2例为肯定(3.03%);15例为很可能(22.73%);49例可能(74.24%)。转归情况,痊愈19例(28.79%);治愈30例(45.45%);好转15例(22.73%);后遗症1例(1.52%);死亡1例1例(1.52%)。痊愈、治愈和好转的转归的最短时间为一天,最长时间达一个半月。
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相关血液系统损害
本组资料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常见,共26例,占比39.39%。典型案例有:患者老年男性,64岁,因“右侧跖骨骨折、右侧足踝部大面积撕脱伤并感染”入院我院。用药过程:患者于2016年6月6日因右侧足踝部大面积撕脱伤并感染开始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8h,直至6月27日停用该药。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正常,住院第22天(6月27日)复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降至0.41x109/L,相关科室会诊考虑为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白细胞减少,停用疑似药物,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营养支持后,患者各项指标均见好转,3天后基本恢复正常。
6药物性肝损伤
本组资料中,上报数量较突出的是肝胆系统损害,共10例,占比15.15%。药物性肝损伤是较为多见的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在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防范的问题。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其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典型案例,男性患者,44岁。因“体检发现颈椎管内占位病变7天”入院。诊断为“神经鞘瘤”。术后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9.6℃之间,予以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1gq12h,用药7天后复查肝功能ALT220.5(U.L-1),AST61.8(U.L-1),提示酶学指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结合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考虑与药物相关,经停用疑似药物头孢曲松,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600mgivqd、门冬氨酸钾镁1givqd、葡醛内酯片20mgpotid护肝治疗。1周后肝功能提示酶学指标明显下降,肝功能好转。
7讨论
本组资料的66例SADR中,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多项身体功能退化,药物积在体内难以代谢,体内药物积压太多更容易引起ADR发生。本次66例报告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最多,其中又以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居多。头孢哌酮结构中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可干扰体内维生素K的代谢,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出血倾向。因此,对于少儿、老人、虚弱、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溃疡、凝血功能异常(血友病)等患者,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掌握适应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必要时加用维生素K。对于高龄、体弱、胃肠道疾病既往史尤其是溃疡性出血的患者应慎用,同时避免和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药物联用[4]。另外,由于制作抗感染药物的工艺原理,会使药物中携带抗原,容易造成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药疹或过敏现象[5]。因此,医生在给药时,要先做好皮试或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使用相关药物后,即时监测患者情况,如发生ADR,应立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置。静脉注射药物也比其他途径更容易引起ADR。注射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ADR。因此,尽量选择静脉以外的给药途径[6];如必须静脉给药,应严格按照标准,并即时监测病人情况。
本文旨在研究SADR的发生特点、规律等,并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彦,王兰,梅丹,等.抗感染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22):2036-2038.
[2]刘晓,孔妍,崔一民,等.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147例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70-73.
[3]李孟芬.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临床分析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6):50-50.
[4]刘宪军,付娜.10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6):355-357.
[5]朱建丽,陈苏伟,项艳.23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08,20(10):171-172.
[6]方静,周学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