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6例临床分析

杨绍波李刚王政权秦韶曦

杨绍波李刚王政权秦韶曦(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86-01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介入治疗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结果26例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例室间隔缺损行左心室造影示缺损小于3mm,终止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月-4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cardiovasculardisease)简称先心病,是指出生时已存在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1]。

近年来,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广泛开展,有逐步取代外科开胸手术、成为CHD首选治疗方法的趋势。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对26例CH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6例,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6-46岁,平均年龄(22.5±11.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26例患者中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症,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2]。

1.2方法

选用国产封堵器,ASD封堵术的手术步骤穿刺点选择经皮股静脉穿刺,导管经右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心房→左上肺静脉,在心脏彩超检测下将封堵器送到左房。

释放封堵器左房盘后,回撤整个递送系统使左房盘与房间隔相贴,固定输送导丝,回撤外鞘管,释放出封堵器的腰部及右房盘,并抖动输送导丝证实封堵器位置稳定与否,经心脏彩超声和透视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再释放封堵器,撤除整递送系统,完成封堵术[3]。VSD封堵术穿刺点选择是经皮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静脉,建立股动脉→降主动脉→左心室→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股静脉轨道,沿此传输轨道由输送鞘经过股静脉途径由右心室侧将VSD封堵器送入左心室侧,在心脏彩色超声和X线的导引下,先释放封堵器左伞面,使得封堵器的腰部卡在缺损处,再释放右室伞面。经体外心脏超声和左室造影证实室间隔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正常,右室流出道无狭窄,房室瓣和主动脉活动不受限制,遂完全释放封堵器。如有较大残余分流或影响瓣膜功能,则选择合适封堵伞重新封堵或终止手术。PDA封堵术在透视下经输送鞘将封堵器由股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PDA→降主动脉横膈上水平,待其单盘伞面完全展开后,将输送鞘和主控钢丝一起回撤至PDA主动脉一侧;固定主控钢丝,回撤传送鞘至PDA肺动脉一侧,使“腰部”完全卡在PDA最窄处,听诊无双期连续性杂音后10min,重复降主动脉造影,确认封堵器位置合适,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

2结果

26例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例室间隔缺损行左心室造影示缺损小于3mm,终止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月-4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

3讨论

传统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是行开胸修补术,由于手术修补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遗留较大手术疤痕,故可发生并发症[4]。随着我国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简单等优点[5]。国产封堵器是在Amplatze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阻挡血流的效果,能使内皮组织更快包裹。国产封堵器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短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秦永文.实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周爱卿,蒋世良.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9.

[3]朱永新,徐晓东,刘少忠.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例临床分析[J].2010,14(2):190-191.

[4]李霖,黄创,郭鹏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J].2011,51(45):70-71.

[5]蒋世良.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热点—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