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

舒真祥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病患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以盲选的方式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的方法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而对于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则采用个人中心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经验不和谐、自责以及退避的分值方面降低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我灵活性、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分值上,观察组增长的数值要多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上,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P<0.05)。结论:使用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病患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个人中心疗法;脑卒中;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37-02

脑卒中在临床上又被称为中风或者是脑血管意外,属于一种急性的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病患脑部的血管突然出现破裂或者是因为血管发生阻塞,从而导致血液不能够流入到大脑中而让脑组织形成损伤[1]。对于首次脑卒中的病患,在其康复期间已经收到了内化的社会价值条件的影响,因此病患对于周围的环境会有比较强的敏感性,其内心的活动会比较丰富,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2]。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对首次脑卒中病患的康复所起到的效果甚微,而个人中心疗法则一种能够让病患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经验之间不和谐的心理状态,让其能够对防御的过程进行重新的修改来对一致性进行修复,能够有效的调整病患心理的水平。本文研究探讨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病患康复的效果,现得出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中按照盲选的方式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的方法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性的研究对象:22例,女性的研究对象18例,年龄段的范围在:48岁~67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57.5±2.1)岁;观察组中有男性的研究对象:23例,女性的研究对象:17例,年龄段的范围在:48岁~68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58±2.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同时使用生物反馈放松治疗的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半个小时,每天治疗两次,一个疗程的时间为14天。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个人中心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

(1)对病患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护理人员要主动去倾听病患的诉求,设身处地的为病患着想,作出合理的反应。对病患进行积极引导,和病患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病患进行鼓励,让其能够拥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2)护理人员要对病患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创造条件让病患能够自由的表达其情绪,不对病患的表达进行干涉,保持着尊重,关怀以及理解的态度。

(3)使用共情的方法,护理人员对病患的心理需求有所了解并采取措施进行满足,尽量将自身带入到病患的主观世界当中,帮助病患一起面对现实的状况,并帮助其更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

(4)跟病患进行对峙。当病患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有言语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时,可以在已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用适当的言语指出病患自身所存在的矛盾,让病患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的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的环境,鼓励病患实现现实以及行为的统一。

(5)帮助病患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病患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会对自我以及现实出现认知的扭曲,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患对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充分的教育了解,建立起积极和健康的信念,并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模式。

(6)鼓励病患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脑卒中病患某些功能障碍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康复训练得到恢复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病患相关的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知识以及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法,帮助病患更好的进行康复的练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对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主要有病患经验不和谐、自责以及退避的分值,自我灵活性、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分值,自我刻板、合理化以及幻想的分值。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对比

对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主要有病患经验不和谐、自责以及退避的分值,自我灵活性、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分值。治疗后,两组在经验不和谐、自责以及退避的分值方面跟治疗前相比分值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数值要多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灵活性、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分值上,观察组增长的数值要多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2。

2.2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

在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为:1例,发生的概率为:2.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为:5例,发生的概率为:12.5%。通过对比发现,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个人中心疗法是指病患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经验之间不和谐的心理状态,让其能够对防御的过程进行重新的修改来对一致性进行修复,能够有效的调整病患心理的水平[3]。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在经验不和谐、自责以及退避的分值方面跟治疗前相比分值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数值要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我灵活性、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分值上,观察组增长的数值要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上,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病患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庞晓华,刘大文.关于聚焦心理治疗的探讨——个人中心疗法的新发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95-97.

[2]韩钱芝,陈薅,官友爱,等.个人中心疗法对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05):6-8.

[3]汪新建,熊世育.评介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9):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