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山县凉风完全小学校637795)
摘要: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大千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在多彩的世界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观察自然,自己能够得到感悟。学生所具有的数学观察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并要求在各个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都有其具体的观察能力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提高素质
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人在长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掌握观察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
一、数学教师要激发要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提出“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可见,数学教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在因素是学习动力所在,外因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就是内在因素的具体表现之一。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比较单一,形状规范等物体,教师要善于结合这些美妙的图形,所展示的外在形式的美,引导学生去观察,挖掘出有关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二、数学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观察内容的精心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被观察问题的数量。新课程下的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比如书中的插图,数学教师要利用许多插图来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物体,获得物体的数量多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果学生只凭借自己的已有的经验去观察数学情境中的物体,获取物体的数量,往往是不够的,容易出现重复数或漏掉物体,造成物体数量或多或少的结果。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同一类的物体数量多少去着手,让学生能够分门别类去数清楚物体的数量。同时,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前提条件去把物体分成不同类别,获取物体的数量关系。
比如,数学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学习“分类”知识时,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数学课本三十九页图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物体?同一类(形状)物体有多少个?一共有多少物体?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去摆,去将同一物体堆放在一起,最终数学教师要将学生引导到数字15,有几组分组情况。同时,教师要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好数学,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掌握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总数与部分数,大数、小数之间的差数,以及倍数与份数等,这些数量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都需要数学教师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精心情境,引导学生去悉心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年级上期“分类”知识的学习,就隐含着加减法之间的相依关系以及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顺序,明确观察事物要把握合理的顺序,切忌杂乱无章,比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顺序,按照方位可以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因此,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让学生感悟到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比如,“加法口诀”图和“乘法口诀”图,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口决的规律。又如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李明同学家里有三口人,星期天,爸爸因事出公差了,上午李明家里来了2位客人,吃过午饭后,妈妈和2位客人出去逛街,问这时,李明家里还有几个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有哪些条件?隐含了什么条件?在弄清题意的情况下,再列式计算。
四、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方法的训练。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如果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一种积极、主动、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先整体后局部、对比观察、连续观察、重复观察等方式,去发现事物逐渐的相互关系。
数学教师要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比较观察与解剖观察、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根据观察的对象、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选择某种或某几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有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使我们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解题更加敏捷。
参考文献
[1]雷平;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年22期
[2]邓秀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年03期
[3]魏广清;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浅谈[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4]程观航;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5]胡汉武;培养学生智力的几点做法[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6]彭声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江西教育;198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