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3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赵灵燕1高玉敏1赵燕平2于慧玲2

赵灵燕1高玉敏1赵燕平2于慧玲2

1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和浩特,010059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效果,初步探讨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选择本校2010级临床本科两个班级,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教改组采用教师讲授结合PBL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比较两组学期末的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教改组66.67%的学生对课程有很浓的兴趣,80.00%的学生对该课程很重视,90.00%学生认为该课程将来很实用,而对照组仅有31.43%、40.00%、57.14%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改组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当堂掌握内容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1)。教改组80.00%以上的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改革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流行病学课程提倡采用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

关键词:流行病学;PBL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PreliminaryexplorationonteachingreformofEpidemiologyinclinicalmedicineundergraduates

ZhaoLingyan1GaoYuming1ZhaoYanping2YuHuiling2

(1:Schoolofpublichealth,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uhehaote010010;2:The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uhehaote010059)

Abstract:objective:Feasiblemethodofteachingreformwasexplored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ofEpidemiologyinclinicalmedicineundergraduates.Method:ThetwoclasseswererandomlypidedintoteachingreformgroupandthecontrolgroupuseingteacherteachingcombinedwithPBLteachingmethodandteacherteachingmethodrespectively.Compareteachingeffectoftwogroupsattheendofthesemester.Result:Questionnaireresultsshowedthatthe66.67%ofteachingreformstudentswereininterestedinthecourse,80.00%ofthestudentspaidattentiontoEpidemiology,90.00%studentsconsideredthatthiscoursewasverypracticalinthefuture,andthecontrolgroupwere31.43%,40.00%,57.14%,twogroup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Twogrouphad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previewingandreviewing(P<0.01).theteachingreformgroupstudentshadgreatlyimprovedtheabilityofanalyzingandsolvingproblemsindependently.Conclusion:Theresearchachievedagoodteachingeffectaftertheteachingreform,soweadvocatetheEpidemiologyinclinicalmedicineundergraduatetocombinetraditionalteachingandPBLmethod.

Keywords:Epidemiology;PBL;Teachingreform

流行病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1],它不仅是预防医学中的主导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校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所综合性高等医药院校,每年的临床医学本科生招生近千人,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加强流行病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我校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长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低下,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锻炼[2]。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笔者尝试着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PBL[3](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即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内蒙古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本科定向班30人和临床10班37人,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两个班级在入学成绩、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无差异。教改组采用教师讲授结合PBL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课堂讲授。

1.2实施方法

教改组按每4~5人为一组,经典流行病学方法使用PBL教学法,绪论等课程内容采用教师讲授方式。PBL教学根据教学大纲,首先提出每个章节学生自学的目标和要求,设计5~8个简要案例并提出几个问题。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案例思考题,首先自学教材,寻找答案,然后通过书本、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及参考书完善答案,整理资料,准备课堂讨论。课堂上首先小组讨论式教学,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和提炼,将教材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课后通过网络学生与老师及时互动,解决问题。

1.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期末两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来评价教学效果,两组同时考试且采用同一套试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流行病学教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流行病学的的认识及课程学习情况等。调查问卷在最后一堂课集中发放,当场填写,当场收回。

1.4数据整理及分析

采用Epidate3.1进行原始数据双人录入,随机抽出10%的问卷进行校对;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流行病学课程的最后一次课上共发放67份调查问卷,当场收回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有效率97.01%。问卷中给出不同程度的选项,其中选择喜欢、重视、有用、经常及80%以上为正性结果;不喜欢、不重视、无用、从不及50%以下为负性结果,回答一般、偶尔为中性结果。

2.1教改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流行病学课程总体认知情况比较

通过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课程兴趣程度,重视程度以及用途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对流行病学课程总体认知情况比较

2.2教改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流行病学课程学习及掌握程度比较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当堂掌握内容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两组对流行病学课程学习及掌握程度比较

2.3教改组与对照组学生学完流行病学课程后各方面能力情况分析

两组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两组学完流行病学课程后能力情况比较

2.4教改组与对照组流行病学课程考试成绩比较

结果见表4。

表4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3讨论

流行病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预防医学中重要的方法学学科,我校长期以来该课程在大学本科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能发挥其承接基础课程和临床实践纽带的作用。本教改项目在小范围尝试了将PBL的教学方法融入临床医学本科流行病学教学中,初步探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学期末调查结果显示,教改组66.67%的学生对课程有很浓的兴趣,80.00%的学生对该课程很重视,90.00%学生认为该课程将来很实用,而对照组仅有31.43%、40.00%、57.14%的比例。教改组70.00%的学生具有积极主动性,而对照组只有20.00%。教改组学生对流行病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非常重视,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感兴趣才能得到重视,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并且领会到课程的实用性[4]。

学习方式上教改组学生每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比例达到了46.67%、56.67%,而对照组只有11.43%、5.71%,教改组当堂掌握内容80%以上的比例为73.33%,而对照组只有34.29%,可见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后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课程内容掌握和应用[5]。学习完流行病学课程后,教改组80.00%以上的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而对照组只有50.00%左右,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很好的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期末两组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平均分为81.17,对照组7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总体可信区间(CI)数据显示,教改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在教改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考试形式虽然还是传统方式,但成绩明显提高。

综上数据显示,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教学模式改变后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今后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流行病学课程应该革新教学观念和方式[6],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让学生从现实的角度深入认识流行病学,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流行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王萍玉,殷彦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758-2760.

[3]刘世建,张鹏,王国萍,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5):420-421.

[4]梅翠竹,芈静,周占伟,等.新形势下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3-54.

[5]孙静,熊均萍,赵珩,等.在科研实践中学习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2303-2304.

[6]李鹏,郑善军,田怀军,等.对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