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脑挫裂伤的护理

张绍程

张绍程(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300)

【摘要】脑挫伤在临床上是脑外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其特点为起病突然、变化快、病情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并发症多。且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在脑挫裂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脑挫伤护理临床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221-02

脑挫裂伤指暴力作用头部后、脑软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1]。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占全身损伤部位的15%-20%[2]。多由于交通事故、工伤、跌伤等直接或暴力所致,此病人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根据从古到今“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提高脑挫裂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正确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无数的实践经验证明:经过医护人中的紧密配合,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率.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病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其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程度和范围直接有关。

2.局灶症状和体征。依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而不同,若伤及脑皮质功能区,可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与伤灶区功能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运动区损伤出现锥体束征、肢体抽搐、偏瘫等。若伤及“哑区”,可无神经系统缺损的表现。

3.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后者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有红细胞。

4.颅内压增高与严重者出现脑疝。

脑干损伤是脑挫裂伤中最严重的特殊类型,常与弥散性脑损伤并存。病人常因脑干网状结构受损、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而持久昏迷。伤后早期常出现严重生命体征紊乱,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心率及血压波动明显。双侧瞳孔时大时小,眼球位置歪斜或凝视。亦可四肢肌张力增高,呈“去大脑强直”发作,伴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等。常出现高热、消化道出血。

二、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颅脑损伤病人的关键。

昏迷病人应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发生呼吸道阻塞或肺部感染。痰多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更应注意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吸痰管应分别从鼻腔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深入气管内吸引,以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并避免将口鼻内细菌带入气管、肺部。

2.迅速明确损伤型,检查头部及全身情况,是否有复合伤,作头部CT检查,必要时作好术前准备,一经诊断,立即进行手术。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改变;当病人出现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等改变,提示脑疝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头部提高15到30度,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并快速静脉推注20%甘露醇125—250ml。只有及时降低颅内压,才能有效的预防脑疝发生。

三、护理

1.体位。

意识清醒者取叙坡卧位,抬高床头20-30度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3],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营养支持。

早期昏迷病人禁食,采用胃肠外营养,每天静脉输液量维持在1500—2000ml,其中钠电解质500ml,24小时内均匀输有入,输液速度不宜过快[4],或大量输入,以免加重脑水肿。伤后3天仍不能进食者经鼻胃管补充营养,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单位时间的入量,暂禁饮食,病情平稳后给予高维素,高热量,高蛋白流质饮食。

3.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对于痰液多且粘稠的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皮肤的护理。

对于不能主动变换体位的患者,骨隆突处可因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因此对这类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症状护理

颅内高压: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颅内压急性增高时可出现典型的Cushing征(脉搏、呼吸慢,血压高)。应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情况;

(1)观察意识:颅内压增高患者多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嗜睡。若病人突然出现由安静转变为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安静嗜睡状态等异常表现时,都应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病情恶化,特别应考虑是否存在颅内高压或呼吸道梗阻。立即报告医生,勿轻率使用镇静剂,以防混淆病情观察。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平卧位为侧卧位,头部提高15到30度。

(2)瞳孔:观察瞳孔改变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观察两侧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应等变化,并持续观察其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生命体征的观察:脑挫裂伤病人实施24h监测T、P、R、BP、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做详细记录。如血压持续增高,脉压差增大,呼吸急促或不规则,脉搏缓慢,提示颅内压增高或处于脑疝早期,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颅脑损伤病人多表现为低热,丘脑下部损伤病人常出现中枢性高热。术后病人可出现间断高热。但术后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后又突然上升,多为伤口感染及颅内、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所致。高热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组织缺氧和水肿,形成恶性循环。应及时处理,采取降低室温、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等降温措施。

6.引流管的护理。

为防止术后颅内压增高,术中通常留硬膜下引流管,将颅内的积血及血性脑脊液引流出来,放置引流瓶的高度要适当,一般低于患者头部约15~20cm。在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引流液反流而引起颅内感染。同时注意引流袋中脑脊液的颜色,如果颜色加深或者有大量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对于烦躁病人要防止引流袋脱落或者自行拔出引流管。引流管一般留置约3~5d拔除。

7.躁动的护理。

对躁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仔细分析引起躁动的原因。首先应考虑脑挫裂伤,脑水肿或颅内出血等颅内因素;其次也不能忽视颅外因素,如尿潴留导致的膀胱充盈,呼吸道受阻引起的缺氧,卧姿不适,大小便刺激皮肤等。对躁动者要加强护理,防止坠床,但不能强加约束以免过度挣扎使颅内压增高及加重能量消耗。

8.做好康复指导。

为使病人尽快恢复身心的健康,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我们合理安排了推拿、按摩、针灸等理疗。并积极配合家属协助患者参加户外运动,肢体锻炼。尽量恢复其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保健技能,同时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及家属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在精神及社会上适应,完全康复。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服务除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外,还要不断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外科护理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郎黎薇,周良辅神经外科护士临床常见问题与解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第二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