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异有(广西合浦县西场镇中心卫生院广西合浦536129)
【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摄影的临床应用,研究数字化X光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6个月来,用数字化摄影的患者资料,与另一组患者传统X光片进行对照。结果数字化摄影对婴幼儿患者及重症、外伤患者的检查效果,无论图像质量或诊断价值及诊断符合率,都比传统X光机有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摄影具有组织具有组织显示对比好,投照剂量低,信息量大,返工率低,能缩短检查时间,图像高存取,节省胶片,有利教学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摄影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55-02
我院自201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多功能数字化X光机以来,实践证明,数字化X光机比传统X光机有以下明显优势,现详述如下:
1显示良好的对比度
传统X光机摄影是利用人体组织器官和病灶对X射线的衰减率不同,使荧光屏或胶片感光的深浅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黑白图像即增感屏——胶片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信息丢失,造成模拟图像灰阶分辨率低而易漏诊或误诊。数字化摄影是先把接收的不同X线剂量转变成数据(即数字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再转变为可见图像,这就使得密度差异小的组织也能区分显示,对于组织间对比度较小的婴幼儿及早期病灶也能清楚显示[1]。
2辐射剂量低,量子检出效率高
数字化成像系统对X线能量的利用率高,其量子检出率(DQE)可达60%以上,采用狭缝式线扫描技术和高灵敏度的线阵探测器,消除了70%的散射线,并且单元像素扫描时间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用较低的摄影条件即可获得清晰的影像。数字化摄影线量仅为传统X光机的八至十分之一,从而大大减少了医患人员的辐射剂量,更好地保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
3适时成像,明显缩短了诊治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传统X光机投照时,仅能根据医生的经验及检查来考虑投照的重点部位,照后还需要待胶片冲洗后,观察达到诊断要求后才能让患者离开。若一次多人多部位受伤时,就会使患者等待检查时间延长,延误治疗。使用数字化摄影后,可以在透视下连续点片并即时成像,软阅片后能使病变重点突出,减少漏诊、误诊率。检查后可即时明确诊断,让临床医生进行一些紧急处理,缩短了诊治时间,为抢救急危重病人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急症抢救赢得了时间保证,提高了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及治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
在这26个月中,有8例因车祸而全身多处受伤患者,由于当时病人机体的反应性改变,导致临床检查不清,我们在数字化摄影检查时,及时发现隐性骨折,明确了受伤部位及程度,从而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及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在一些特殊检查中,数字化摄影因可随时观察图像,显示满意后即点片,达到诊断目的后就结束检查,使检查既能得到满意的诊断目的,又可缩短患者的受检查时间[2]。
4返工率低,无废片产生
数字化摄影一次曝光或获得从皮肤到骨骼的全部信息,曝光后5秒成像,实现了软阅诊断。软阅片发现缺陷可马上重摄,避免了病人搬动,减少了差错及医疗纠纷。
婴幼儿患者由于对放射科庞大的机器及黑暗(对中心线时需关灯)的恐惧感,在为其投照时会发生强烈的抗拒。在传统X光机上,这部份患者的返工(废片)率非常高。这不仅延长了诊治时间,还增加了医患的辐射剂量。废片率高,增加了医院的无效支出。
数字化摄影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曝光可获得从皮肤到骨骼的全部信息、软阅片后有缺陷可马上重摄、胸部可采三窗加黑白翻转(废窗、纵隔窗、骨窗)、放大成像可使细小病灶及骨挫伤导致的骨小梁紊乱、不完全性骨折等细微结构清楚显示,且在放大的同时分辨率随之提高,明确提高确诊率[3]。在这26个月中没有一例出现重摄。
5电脑自动查找对比功能
同一病人只要输入同一片号,不同时间的照片信息将全部显示,可进行比较,为医师正确诊断、跟踪疗效提供了依据。
采用计算机技术存贮和管理数字化影像,使图像高存取,方便快捷。采用光盘存档,节省了胶片和储存空间,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传统X线摄影以胶片为载体,需在量胶片,同时存储需大量的空间,管理、查找费时麻烦,且保存时间不长,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6数字化影像可实现网络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影像信息的传输或远程操作的目的,实现资源共享,科室在工作站电脑上连接投影仪,可实现影像图像在投影幕上显示,给进修医师、实习生和低年资医师等上课。电脑可按系统、按病变编排教案,使图文并茂,根据病变影像学特点可调整窗口技术。实现质的飞跃[4]。
数字化X光机的先进设计、优异的功能,是X线检查技术的一次革命,随着它的不断推广应用,将在临床诊断治疗及教学中将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通过26个月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主编,X线诊断学第二册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1月.
[2]陈炽贤主编,实用放射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3年11月第1版.
[3][4]张玉阁,X线诊断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