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70例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分

郗君

郗君(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117000)

【摘要】目的:对70例慢性心衰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心衰竭疾病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79-01

慢性心衰是指患者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的一种现象,慢性心衰可以稳定、失代偿或者恶化,若治疗不及时,导致心衰进展迅速,还可能诱发急性心衰竭,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临床上对慢性心衰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采用合理、有效的药物长期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男女比例为37:33,年龄在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63)岁;所有患者均根据我国制定的《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确诊。将7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利尿、抗心衰、扩血管、强心、解痉等常规药物治疗:⑴利尿剂。由于所有慢性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现象,因此,早期给予利尿剂十分重要,可将β阻滞剂联合ACEI同时使用;⑵地高辛。于治疗中后期给予患者地高辛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但针对舒张性心衰患者,不推荐使用地高辛治疗。⑶氧气治疗。虽然对心衰患者给氧,很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但是,针对慢性心衰伴夜间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可在夜间合理、适当地给予氧气治疗,以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⑷血管扩张剂。可利用硝酸酯类药物来扩张血管,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1]。

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依那普利10mg/次,阿托伐他汀20mg/次,以上两种药物均为1次/d,在用药时观察患者的用药物副作用以及耐受情况,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适当加减药物剂量。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叮嘱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1.3评价指标

显效:心功能改善在Ⅱ级或Ⅱ级以上,用药依从性良好,耐受性良好,心率、血脂及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用药依从性及耐受性一般,心率、血脂及6min步行距离有改善;无效:各指标情况均有无明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照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照(n/%)

组别例数(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524(68.57)9(25.72)2(5.71)94.29

实验组3516(45.71)11(31.43)8(22.86)77.14

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pide;35×100%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5%,明显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n/%)

组别例数(n)低血压心动过缓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

对照组351(2.86)0(0.00)0(0.00)1(2.86)5.72

实验组353(8.57)1(2.86)2(5.71)2(5.71)22.8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期结局,其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极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使得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得临床上也越来越重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积极、早期、有效治疗。目前来看,临床上治疗慢性心衰主要可分为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近些年来双心室同步化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的发展也比较快,但其在疗效与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加之非药物治疗昂贵的经济代价,导致大部分患者均难以接受此种治疗方法。

在以上前提下,促使药物治疗成为了慢性心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采用药物治疗,除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外,还需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延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而在应用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依那普利作为一种长效的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其可以改善血管及心室,提高血管的顺应性。而阿托伐他汀可起到抗氧化、降血脂、延缓心功能受损等方法的作用,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以上两种药物,对延缓临床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预后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竭疾病患者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苏宏宁.基医院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和药物治疗状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31-32.

[2]聂云.慢性尽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