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庭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泌尿外科032000)
【摘要】目的探析腺性膀胱炎术后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20.00%;疾病复发状况对比,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13.33%,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腺性膀胱炎术后采用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57-01
腺性膀胱炎治疗只要采用手术疗法,比如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给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离子电切术及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尤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到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3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6例,女9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0.23±6.61)岁;病程1-40个月,平均(11.25±2.3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膀胱颈梗阻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7例,膀胱结石4例。对照组中,男7例,女8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1.30±6.20)岁;病程1-41个月,平均病程(12.35±3.24)岁;并发症中,膀胱颈梗阻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膀胱结石4例。对比两组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30例患者均进行离子电切术治疗,也就是采用离子双极电切镜系统,电切输出功率:160W左右,电凝:80W左右,采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给予冲洗处理,冲洗的高度≤100cm。截石位的选取,在尿道位置缓慢放置电切镜,然后密切观察膀胱各壁、膀胱颈、双输尿管开口、尿道等,再进行双极电切,开展电切要从病变附件2cm处开始一直到浅肌层,最后进行电凝止血。术后,留置导流管持续进行5d,在术后7d给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
观察组15例患者给予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选择丝裂霉素(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富士工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9025)20mg,并将其溶入0.9%氯化钠溶液40ml中,给予膀胱灌注,并保持3h以上,每隔7d给予1次膀胱灌注,并持续进行56d,然后每隔30d一次,持续进行240d。
对照组15例患者给予吡柔比星治疗,选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海正药业,国药准字80240H593)30mg,然后溶入5%的葡萄糖50ml中,然后从尿管注入,每7d注入1次,持续进行56d,然后再改为每30d1次,持续进行240d。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显效:通过膀胱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现象,活检显示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常规基总体显示正常;有效:通过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发现少量的充血,活检正常显示,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尿常规状况缓解;无效:通过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发现比较严重的充血,活检显示发现异常,临床症状没有改变,尿常规没有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病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15104193.33
对照组1565473.33
P<0.05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20.00%,两组差异显著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疾病复发状况对比。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疾病复,2例,复发率为13.33%,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腺性膀胱炎临床少见,主要是膀胱移行上皮增生或化生,可是病因众多。许多医生认为和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慢性炎症、结石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是无痛性肉眼、镜下血尿、慢性非特性膀胱炎,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这却使患者的病程增加3~5周,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是一种良性病变,不能忽视治疗,要及时给予诊治,防止恶性病变,产生恶性肿瘤,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
长期以来,治疗腺性膀胱炎疾病主要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可是仅仅使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其疗效是不明显的,可以在术后给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临床中经常使用的药物有吡柔比星、丝裂霉素等,一些医生认为吡柔比星是常见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细胞,避免合成DNA,抑制核酸物质形成,可以尽快杀死肿瘤细胞。还有一些医生觉得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疗效没有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效果好。有医生入认为丝裂霉素是一种抗癌抗生素,抗肿瘤活性较强,能够影响CDE的复制、合成,有效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由于丝裂霉素的分子量较大,膀胱很难吸收,因此,在行膀胱灌注后,可以避免增生细胞过度增生,某种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毒副作用,帮助患者康复。[1]术后给予患者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微小病灶,抑制增生细胞,使得粘膜上皮组织恢复正常,治愈膀胱炎。此外,正常细胞不会大量吸收丝裂霉素,可以给予大剂量的灌注。[2]
此次研究中,我院收集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在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患者均进行离子电切术治疗,将导尿管留置到患者体内,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吡柔比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上,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腺性膀胱炎术后采用大剂量的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尤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昕.108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75.
[2]田如龙,杨锐.腺性膀胱炎84例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0):6315-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