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陈堡初级中学邵日高
现在大部分语文课都有这样的基本模式: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讲解生字生词,结构分析,归纳段落大意,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整个一堂课几乎都是老师在“演讲”,学生很少参与到其中。这样的语文课怎能教学生去喜欢呢?学生又怎能得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敬佩于漪老师清新雅致的课堂教学语言,惊叹魏书生化繁为简的课堂驾驭艺术,感慨钱梦龙导读语文的课型结构模式,甚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借鉴、模仿大师的风范,希望能够上出一节精美的语文课来。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呢?
一、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学习
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究。
比如在讲《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莫泊桑其人其事
2.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父母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4.莫泊桑的作品简介(《羊脂球》、《俊友》)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及时帮他们解决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遇见各种的问题。
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位学生在当天的随笔里记下了他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以前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喜欢。”
二、注重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我们班有48名学生,我在教学时经常将学生分作八个小组。教学时多呈现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
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
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弄懂大意,并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而、也”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问答。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弃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答疑、解惑,然后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朗读。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品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每句最后一个“也”字的妙用。让学生知道古代“之、乎、者、也”的不同用法。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这种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还有几个在做梦”的尴尬局面,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三、培养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成熟,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当然,在此过程中,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