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及思考

罗明军

罗明军贵州省龙里中学551200

摘要:随着课程改的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拉大,如何有效地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切实体现教育公平,切实为农村孩子搭建一个更好的接受教育的平台,已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当然,这也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关注的。

关健词:农村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已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均要重在创新和突破。这场革命给学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名教师在感到获得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压力。

作为一所初级中学,重建学校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也自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构建一套既能体现、贯彻课改精神,又能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诸多农村初级中学均有如下现状:校舍紧张,场地狭窄,仪器陈旧老化,办公条件简陋、师生生活学习条件太差等等。这些困难均源于一个原因:资金困难。人微言轻,义务教育学校,没有权力收取任何经费,资金困难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大障碍。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中,没有资金去改善相应的教育配套设施,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必须明确党委、政府的责任人,并予以明文保证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为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奠定物质基础。

二、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

这种结构的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着的,表现为专业结构不合理,这是以往人事制度的后遗症,学校无力改变这种结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困扰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考核标准实施的实效性和公正性。就如缺英语专业教师,选派一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去担任英语学科教师,你就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评价教师。连简谱都不认识的教师去当音乐教师,那结果及过程是显而易见的。如此种种,造成学校相关制度、相关评价标准的复杂性,直至名存实亡。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二,建议高等师范院校把初高中教材过关纳入学生学业考核范围;其三,建议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人事制度工作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校需求的,就考核录用,即按需求设岗、按岗选拔录用教师;其四,加强学校领导及教师交流学习的力度。避免“家长式”的领导作风及教师麻木的思想出现。

三、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素质高低不等,主要表现为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均等,各教师学习、运用、反思能力不均等两方面。

新一轮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全新挑战,每一位教师在变革中掂出自己的份量。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设计的改革,教师间、师生间的合作能力,知识结构的调整、拓宽,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等等,这些无不给教师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而唯一能使我们适应这场革命需要、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交流、合作。

由于课程结构的调整,将会引发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综合科课程。它要求学科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各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所有这些,也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逐步地引导、督促教师去实现。

学校如何去引导、督促各教师积极投身于这场课改,如何积极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去适应新型教育理念的挑战,当中有诸多办法均可选择,但须掌握的是:其一,相关制度须具有持续性、可发展性;其二,相关制度须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不能忽视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其三,相关制度的建立须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去构建;其四,考核、评价师生应倾斜于其成长、发展过程。

四、评价制度变革的艰难

当前,各校评价领导、教师、学生的制度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当中,我们都应当承认,各种制度均有以下弊端:一是重结果轻过程;二是评价主体单一;其三,重知识而轻品质和技能。学校在评价教师的工作当中,往往以期末考试或中考分数作为最重要的依据,而忽视师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忽视师生的品质培养,忽视评价者的过于单一而造成的主观臆断。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相当份量的印象因素、人情因素。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使师生不断进步,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在评价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方式更多样化、主体更多元化了,并强调发展过程。如何实现评价制度的转变,在评价过程中要如何去拿捏各项指标的分值,以适应本校现实状况,达到促进师生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目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生评价

(1)建立学生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采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公开化,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应包括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多渠道反馈信息。

(4)强调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任何一名学生的现状怎么样均作为一个起点,关注其以后的成长、发展过程。并作相应引导和帮助。

2.教师评价

(1)评价教师学习、发展过程。

(2)评价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程度,并评价其能否帮助学生成长。

(3)建立评价教师的主体多元化,让学校、学生、家庭、教师共同参与。

(4)重新建立界定教师能力指标,即轻教师的教学成绩而重教师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

总之,评价教师、学生的结论应多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在做什么,”即让师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二是“你想做什么?即让师生明白自己的导向、理想;三是”你是怎么做的?即关注师生成长、发展过程。

五、学校缺乏民主的运行机制

各校均有校务委员会等学校管理、监督机构,但大多数名存实亡。在重大决策、制度制定、分工安排上,仍然是校长说了算。时间长了,必然会造成家长制的管理模式。

针对校长权限的界定以及监督、评价校长的办法很早已经明确了,关健是我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大胆去实施。所以,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法人”,他应当具有“法人”的权力,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管得过于微观,应当建立各校的校务委员会,切实搞好校长的监督工作,对校长的选用及考核,应以教师、学生、社会的评价为主,行政部门在当中作好宏观调控即可。行政部门应加大各校校务委员会的建立和健全,让民主机制切实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当中,参与到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当中。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学校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六、对策和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工作,教师是根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现有的经济、物质条件暂时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学校目前现状的唯一途径。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就是一个好办法。

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以多种途径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供给。解决农村教育债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除改革教育预算体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来增加农村教育经费。

(1)国、省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教育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农村教育。

(2)统筹优质公办学校的部分借读费和择校费,将其“反哺”农村教育。

(3)盘活公办学校的闲置资产,将收益投入农村教育。

(4)在财政状况比较好的乡镇,把乡镇财政节余的财力和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用于农村教育。

(5)鼓励和引导社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教育基建项目、新建学校等也主要放在农村地区。

3.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

农村教育的振兴,首先需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因为,政策理念是制定政策的向导。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目前情况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却覆盖了大部分人口。因此,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做好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4.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

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依法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传播、贩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为等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

七、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干校长负责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2,1。

[2]《走进新课程》.2002,4,第一版。

[3]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