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

刘秀英

衡阳市衡南县隆市中学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需创建高效课堂,重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求知欲望改变传统的填鸭模式,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前言: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课改后,初中生学习出现了有些不适应,剖析原因,主要存在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方式单一,学习方式不正确等方面等。找出问题所在,探究应对的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如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自主交流的能力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两哈珀的展示平台。与我们的产铜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来展开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教学中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交流,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真正的探索着和学习者。

2深挖教材,理解教材设置的目的

新教材和人教版的老教材相比,从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构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前必须要理解教材设置的意图,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决不能喧宾夺主,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忽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要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究,不能放任自由,学生向怎么讨论就怎么讨论,向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而是要准确把握教学中的度,收放有度,让学生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3.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中心对称服刑后,我们倡导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在动力方面的应用,向物理老师请教有关旋转方面的其他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对旋转现象进行更广阔的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复杂的问题,可以当作一次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后完成,但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合作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解决,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发挥。

4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数据、图像或动态表现,有了更多的观察、探索、试验和模拟的机会,从而可形成顿悟和直觉,进而作出预测,再通过检验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这就促使并保证数学灵感和数学发现的源泉,而且可以成为数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更好地展现复杂的数学思维过程,比教师在黑板上空洞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形形色色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对这些直观形象的图片更感兴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学生对多媒体上课很感兴趣,因此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幻灯、投影等多媒体的运用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互联网则更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简捷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往往还会有些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这些多媒体如何制作,如果能适时培养他们制作多媒体,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具有更大的透彻性。

5对学生教学评价的转变

学生学习过程中充满老师的赞扬和激励,过去的数学教学评价,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单调的成绩竞赛中,以成绩论英雄;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想,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成绩结果的单一评价转向课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激励。

结语: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太原: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