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读图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读图能力

王强

◇王强

(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威远642450)

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获得有关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以及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最常见的工具,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九年义务地理教材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地质版的地理教材尤为突出。如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这一节,文字很少,主要就是9幅地图。这些插图与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

十多年的地理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间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如何使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认为,除了运用某些教学方法之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实施于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读图时,我的读图训练分三步进行:

一、展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教材和地图册必带,尽可能展示出挂图,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于此来加深学生的空间印象。条件较差的学校,除运用地图册和教材插图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将所需的地图形象地画在黑板上,既方便自己教学,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讲“地球的公转”中的“夏至”和“冬至”时,如教师能在黑板上清晰地画出阳光直射箭头、在地球仪上标注出回归线、极圈、赤道、晨昏线来,并用阴影来表示夜晚,那学生对这两至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就一目了然了。而在有电子白板的学校,使用课件中的动画更具生动和直观性。借助这些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相对来说针对性强,学生也易理解。

二、说图:地图教学,首先要明确读图要求,让学生有明确的寻找目标;其次是定位,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所处位置,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是找出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抓住主导因素,揭示联系并理解;四是根据考纲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记忆事物空间分布,使学生能读会填。地图的教学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

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课本上“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分清东西半球,半球上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空间印象。

三、绘图:当地图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即让学生在纸片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范图,让学生上台独立填图,或在下面纸上绘图。比如:东西半球简图,五带图,高中低纬度图等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图,完成后相互比较,长期练习定能加深学生的空间印象,达到熟记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和山脉”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图,让几个学生分别来填不同走向的山脉,再让几个学生来填主要的高原、盆地和平原。其余学生可在事先印发的空白图上填,最后与书上地图进行比对,这样学生自己就能比较容易掌握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位置。以后复习时,也可以利用这一张图将中国地理的很多知识融入其中。

四、析图: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正确认识方向保证用图的准确性;正确认识图例和注记保证在图中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如讲述“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让学生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标出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找出各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那在阅读降水的空间分布图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较容易地得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常态化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平常的教学中,都应做到“图文并茂”,把地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成因、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课本文字相互配合补充,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又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现在很多学校都使用了电子白板教学,使用课件教学己非常普遍,而课件中的地图非常直观和形象,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地图空间印象,有效地促进了地理教学。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常读图的习惯。

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用图频率和用图技巧都对学生形成用图兴趣和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地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在平时的单元测试和章节、期中测试中,我组教师在出题时注意加强地图的运用,几乎一题一图,或者说试题中地图占了绝大部份,让学生必须在图上找到知识点进行相应回答,有些知识,只要能看图就非常简单;而有些题在看图后还有结合相关知识综合起来才能正确解答。无形中就告诉学生,不看图不读图只靠死记硬背来学地理是行不通的。

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并提出问题。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中国的河流----长江时,可让学生先观察《长江流域图》,让学生读图时注意长江的形状、发源地、流经地形或地形区、流经主要城市、注入海洋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地图,深入思维,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使用地图努力学习。

总之,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地图犹如骨架,只有让学生把地理知识附在这副骨架上,才能容易记住,并引起一系列联想,从而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中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因此,地理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教学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它建立在教师和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之上,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