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负荷运动下肌酸激酶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8-18
/ 1

高原负荷运动下肌酸激酶的变化

青莹李素芝王友东何代平

青莹李素芝王友东何代平(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山病研究中心西藏拉萨850003)

【中图分类号】R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103-02

【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肌酸激酶(CK)的变化,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海拔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10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结果各个运动级别和不同的运动时间所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均为P>0.05。讨论用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显示P>0.05,直接观察各组数据运动前后数据也无大的变化,运动前略高于运动后。

【关键词】高原运动负荷肌酸激酶

CK分子量为81000,由两个亚基组成。CK在ATP参与下催化肌酸磷酸化,生成ATP(供给肌肉能量的来源)和磷酸肌酸。这种酶催化反应是可逆的。[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在拉萨(海拔3658m)工作满两年的健康移居汉族120人,世居藏族120人。汉族:男性70人,女性50人;年龄21~60岁,平均41.28±4.19岁;身高173.45±4.12cm,体重63.09±7.11kg。藏族:男性68人,女性52人;年龄19~60岁,平均41.33±4.32岁;身高174.45±4.09cm,体重65.09±8.08kg。

1.2方法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随机抽取移居拉萨(海拔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饭后1h开始实验,按照12导联粘贴电极片,以课题设计的时间、运动量人工操作运动平板仪。运动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的藏、汉族各30人;运动10min,运动强度为3、4级的藏、汉族各30人(3级是指运动速度1.7km/h,坡度10度;4级是指速度2.5km/h,坡度12度)。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待参试人员血浆全部收集完毕,统一离心取上清。用ELISA法检测,由专业人员负责试剂、样品的加样。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Excle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平。

2仪器与试剂

美国产QUINTON4500运动平板仪;B600B型医用低速离心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华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3结果

4讨论

CK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甲状腺、肺组织、胃肠平滑肌中,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再其次为脑和胃肠平滑肌。在肌纤维中主要集中于亚细胞结构的上清部分,也少量含于线粒体、微粒体部分。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的CK浓度仅是细胞内液的1/1000-1/10000。因此,血清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含有CK的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强或细胞的破坏,尤其是肌纤维的膜通透性异常或肌纤维损害或正在发生损害的可能性[2]。本实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显示P>0.05,直接观察各组数据运动前后数据也无大的变化,运动前略高于运动后。单从CK的实验结果看,在本实验的运动强度范围内不会对体内的CK数值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检验医学专题网.

[2]沈定国.神经肌肉病学.第14卷.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