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 1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护理体会

王承莲赵振宝

王承莲赵振宝(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6104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07-02

静脉复合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近年来由于镇静镇痛药物的出现,使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的应用更广泛。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术后护理,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为患儿的早日康复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2012年,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的患儿136例,年龄在5个月~2岁24例,3~6岁共46例,7岁~12岁66例。手术种类为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先天性隐睾、急腹症、巨结肠、幽门狭窄、淋巴结核等。

1.2麻醉方法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氯胺酮采用肌注或静注,异丙酚全部采用泵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对于手术和麻醉,患儿非常紧张和害怕,家长则担心麻醉药物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不配合甚至拒绝术前准备。对此我们手术前一天,来到病室向患儿及家属如实告知手术麻醉的有关程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已获得他们的信任,减少家长的担心,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焦虑。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术前访视是减轻患儿和家长焦虑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2.1.2做好详细术前评估术前评估重点是患儿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无呼吸道感染、有无发热、了解药物过敏史及变态反应史、有无手术麻醉史。

2.1.3指导禁食、禁水时间为避免麻醉手术中胃反流和误吸,无论手术大小,术前都必须严格禁食、禁水。婴幼儿或儿童在手术前6小时禁牛奶、哺乳或固体食物。对1岁以下哭闹不止的婴儿,可于手术前在护士的监督下进2小勺糖水。对于某些病人,如饱食的患儿,常有呕吐、误吸及窒息的危险,急性肠梗阻的患儿,由于肠管扩张、腹内压增加胃排空时间延迟,所以更严格的限制饮食是必要的。

2.1.4遵医嘱准确术前用药氯胺酮麻醉后可引起明显的唾液和支气管粘液分泌物增加,特别是渗出性肥胖的婴幼儿,极易造成麻醉诱导期呼吸道梗阻。因此常规手术前30分钟阿托品0.02mg/kg/im,必须强调时间的准确性。对于急症的患儿,手术前10分钟阿托品0.1~0.2mg/次/iv,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

2.2术后观察及护理

2.2.1做好应急准备准备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准备好各类抢救物品、急救药品。如:血压计、听诊器、电动吸引器、氧气、人工通气道。对重症及急诊手术的患儿应准备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对各种器械要接通电源,备用。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儿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常规吸氧,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喉痉挛等情况,避免误吸,造成呼吸道梗阻。如患儿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躁动不安、脉搏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迅速查找原因,同时立即托起下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加大氧流量面罩吸氧等紧急处理后,马上通知医生。

2.2.3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呼吸及末梢循环情况,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因为婴幼儿血氧饱和度下降速度很快,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特别重要。静脉复合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一过性呼吸抑制,应严密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5%应迅速查找原因,及早处理。

2.2.4患儿的安全及疼痛的护理患儿在静脉复合麻醉清醒过程中,特别是氯胺酮麻醉的患儿,经常会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坠床、自行拔掉口咽导管、各种引流管的脱出、输血输液的外渗,因此加强术后的护理甚为重要。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四点:

2.2.4.1为防止患儿坠床,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以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为标准,对较大儿童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2.2.4.2术后对各种引流管要重新检查一遍,加贴胶布固定,并在管外做好相应标志,以备检查各种管道是否有脱出现象。

2.2.4.3对液体外渗的预防各年龄组的患儿尽可能使用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因它是vialon材料制成,进入血管后变软,可避免因患儿躁动损伤血管而造成液体外渗。

2.2.4.4对疼痛的护理麻醉清醒后,由于伤口的疼痛,患儿拒绝接受各种护理治疗,严重影响患儿休息及手术的愈合,应分析疼痛的性质,合理使用止痛药,切忌滥用镇静止痛剂,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以免引起呼吸的抑制。

3小结

做好小儿静脉麻醉的各期护理,对患儿疾病的恢复、手术成功与失败很重要。任何一个时段的护理不足或过失都将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特别是术前禁食禁水,术后对患儿的全面监测,患儿术后的安全、疼痛护理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因素。极易引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高度的警惕和全面的护理是极为重要的,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