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3

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构建

朱桂祥

利辛县大李集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安徽利辛2367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这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农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乃至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制约性因素,因此,就需要对水污染的不同类型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把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降至最低,这也是当前我国总的发展形式所必需的,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当前农村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和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治理策

引言

一直以来,安徽省毫州市把污染治理的重点放在工业集中和人口稠密的城镇,而忽略了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毫州市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废水以及养殖排放对农村的堰塘、水库、湖泊及水源工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面积水域富营养化,带来水体发臭,催生水葫芦、浮萍及杂草的迅猛生长,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削弱了排洪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

1我国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整体境况

近些年,重庆市对农村环境进行了大范围的整顿,其中污水整治是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2008年,开展整个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城乡试点工作,2013年重庆市将全国环境保护连片整治纳入到终点民生项目中,2017年底完成全市的2000余村镇的连片整治,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一保”作为重要的整治内容。在整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居民点的人口多少来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相关设施,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设置不同的处理站。日均大于100t的处理量,进行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日均小于50t的处理量,进行无动力小型人工湿地的建设,保证农村污水处理效率达到60%以上。为保证农村污水处理的有效性,江西省投入2亿元人民币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并在2015年进行百强中心镇镇区的污水处理建设,2017年达到污水处理效率达到80%以上,使得镇区的生活污水基本得到全面的处理。

2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农业生产自身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替代。尤其是在最近的二十年里,我国的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还多。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当前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总量已经超出4000万t,而其中的利用率仅仅只有30%左右。另外,农药的年使用量也达到了120万t以上,其中残留在植物体重的农药达到10%—20%,其余的都进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当中。加之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整体肥力下降,出现了酸化、板结、盐碱化以及肥力下降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农业、化肥等污染物质通过农田排水、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直接威胁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伴随着近年来畜牧、禽类等养殖业朝着工厂化、集约化以及工厂养殖化的方向发展,其带来的污染面积得到明显增加。据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23个省市的调查工作中发现90%的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估,60%的养殖场缺少必要的养殖污染防治策略,这些都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2.2工业发展方面造成的污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现代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原本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企业开始向农村或郊区转移,相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很轻。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引进和增加,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很多企业由于自身经济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大多数的乡镇企业中并没有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摆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大量的乡镇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到河流、农田或是水库中,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在相关部门的处罚治理上往往会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没有进行严格的落实,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

2.3农村污水处理新技术宣传推广较为困难

近些年,传统的氧化塘、氧化沟等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这样的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小,但后期的运行和维护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研发的技术综合运营成本较低,处理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其相关的设备则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这就限制了对其进行广泛的推广。虽然目前具有水环境治理的环保企业很多,但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而且很多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往往都是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占有市场,而对于后期的服务也就无从谈起。经过调查发现,很多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因为成本的原因而没有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其分布较广,也不便于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动态的监测,从而造成很多设施处理后的污水仍然不符合相关的标准。

3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

3.1发展生态农业

在农业生产以及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快研制出产量高、抵抗能力强的作物,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结合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并实施秸杆还田技术。通过优先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资源循环型农业,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诸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业生产中用水、用肥的效率,确保农业生产朝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这样将从根本上控制农业污染,使得农业生产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还符合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另外,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将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的法相发展。例如,红壤丘陵区的“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生态模式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建立饲草—猪—沼、菇—果、粮—鱼、珍珠的食物链,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育菇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

3.2工业污染源治理

坚持“上大压小、扶优劣汰”原则,按照“规范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要求,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深化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整治。要实施最严格的执法,坚决依法取缔非法生产加工点,列入淘汰目录的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合成革企业要在2013年9月底前全部关停。要加强对未入园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建立健全环保在线监控体系,列入原地提升的化工、印染、造纸、制革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整治验收,加快推进酸洗加工企业整治,杜绝违法排污行为。要鼓励支持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对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要实行绿色生产许可,特别是对重金属等排放超别的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制度,倒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转型提升。

3.3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提升环保意识

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尚不完善,对水资源的保护认知缺乏。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讲,农村居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胜过对环境的保护,从这方面来说,就需要环保部门切实做好立法宣传工作,把环境保护的各项要点及时向农村延伸,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时向人们普及。首先,要把宣传范围扩大,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深入到农村中,把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危害进行系统的讲解;其次,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并且会带动村民在实际行动中探索新的保护方式;最后,加强各种预防措施的引导,在理论认知得到贯彻的基础上,对各种污染现象的出现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制定出一套适合的防治方案。

3.4积极引导市场参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具有资金、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基层治理的不足。为此,政府应该注重发挥市场的优势和力量,促成管理和服务的合力。但是,农村水污染治理项目公益性很强,市场投资回报率很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市场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如财政补贴、绿色信贷及税费减免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其一,对于已经通过国家“以奖促治”及“以奖代补”政策基本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农村地区,政府可以通过招投标外加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引进专业服务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尽可能扩大合作项目中所包含的污水处理设施数量,降低企业整体运营管理、服务及技术成本,帮助企业充分获取规模收益,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其二,对于设施建设尚未完成的农村地区,政府可以考虑将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一起打包给具有一定资质且投资意愿较强的企业,利用利润空间较大的建设环节带动利润空间较小的管理维护环节的市场化,同时加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对企业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前期的巨大资金压力。企业专营以后,政府每年保障其实现一定的投资利润,不足之处由政府财政适当补贴。这种捆绑的方式有利于企业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运营管理的效率。其三,强化政府的动态监督。在积极引导市场参与的同时,政府应该积极组织环保、水利及住建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污水处理效果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财政补贴挂钩,对于维护管理水平有问题的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必要时强制其退出。

3.5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农村水污染防治关系到整个农村居住人口的生活状况,需要广大农村居民切实的参与到治理工作中,以积极的行动共同保持水资源的良好。环保部门首先要对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给公众的监督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其次要把监督监管的渠道进行拓宽,充分尊重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知情权和发言权,以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公众积极揭发周围存在的水污染行为,还可以举办专门的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建议,把握公众的实际需求特点,然后进一步的采取措施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结束语

综上分析,农村水污染问题为当前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导致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欠缺财政投入、农民环保意识匮乏,为了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加强农村水污染问题解决势在必行,相关人员可以采用多样化方式,如优化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增强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优化生态计划、完善环境准入机制,加强工业污染控制、积极宣传环保,提升农民环保意识,来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功焕,庄大方.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

[2]韩从容.新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6):108-112.

[3]刘兵红.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基于芜湖A村的调查[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4]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6(2):12-18.

[5]王世进,高丽英.鄱阳湖区农村水污染治理路径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05):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