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应用后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NHISS评分、hs-CRP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周、后4周,观察组NHISS评分、hs-CRP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措施能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促进患者临床恢复,疗效理想,可以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对比;
急性脑梗塞为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疾病,具治愈率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塞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有研究发现,急性脑梗塞发病早期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抢救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取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对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得出最佳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45-79岁,平均(60.5±10.2)岁;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46-79岁,平均(61.6±9.8)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急性脑梗塞,未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入院3个月内均未合并感染,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了有输血史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肝等重症脏器病变的患者,资料不完整,不配合护理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分析患者病史、基础资料,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认知急性脑梗塞相关知识,了解疾病发病的原因,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指导患者可以正确面对疾病,讲解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2)生活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选择容易消化的、低脂低热量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睡眠。只有改变生活习惯,才能改善血压、血脂等指标。同时要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合适运动的配合,能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和冠脉供血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2]。
(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以此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对焦虑、紧张等情绪患者要实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种保健活动,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护理的积极性。
(4)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按摩方向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通过逐渐增加活动幅度的方式,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帮助患者在床旁栏杆扶站,增强患者的肌力恢复,健侧带动患侧,逐步完成日常生活自理[3]。
1.3观察指标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4]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情况,以得分高表示治疗效果差,得分低表示疗效理想;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5]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以上两种指标均选择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NHISS评分
干预前,两组NHI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周、后4周,观察组NHI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干预前后hs-CRP值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hs-CRP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周、后4周,观察组hs-CRP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塞为脑供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根据康复护理原则,为避免疾病的复发,要为患者实施肢体护理,指导患者运动、再学习、再训练等循环练习,帮助患者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受损神经纤维组织也能起到修复作用,促进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等恢复。脑梗塞后患者为亚健康状态,疾病会引起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和临床康复效果。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护理知识,针对患者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NHISS评分、hs-CRP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周、后4周,观察组NHISS评分、hs-CRP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6]。可见,通过健康宣教、生活干预、心理干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干预等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患者预后改善效果理想,而且能促进患者脑受损血管后侧支循环重建,帮助重建脑细胞。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措施能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促进患者临床恢复,疗效理想,可以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周兰妹.急性脑梗塞早期康复干预的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379-380.
[2]张展星,禇庆文,施永斌,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526-535.
[3]何书萍,石静华,罗昌韦,等.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系统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4):764-768.
[4]治娜,安媚,吴燕燕,等.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语言、肢体及心境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4):743-746.
[5]方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0-13.
[6]廖国萍.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康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