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攻击伤人)行为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冲动(攻击伤人)行为患者的护理

冯会萍

冯会萍(黑龙江省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356-02

【摘要】冲动行为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伤人、毁物)。对他人的攻击主要指躯体攻击,可使人致伤、致残,严重者可以致死。除已经实施的冲动行为外,还存在潜在的或可能的冲动行为。患者发出言语威胁或作出姿态要采取冲动行为,或者立即要实施冲动行为。目的探讨冲动(攻击伤人)行为患者的护理。方法对冲动(攻击伤人)行为的病因进行了解,配合对患者的治疗选择护理方法,并进行健康教育。结论对冲动(攻击伤人)行为患者的有效护理可以减少更多损失,同时也可减缓患者的病情恶化。

【关键词】冲动(攻击伤人)行为护理

冲动行为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伤人、毁物)。对他人的攻击主要指躯体攻击,可使人致伤、致残,严重者可以致死。除已经实施的冲动行为外,还存在潜在的或可能的冲动行为。患者发出言语威胁或作出姿态要采取冲动行为,或者立即要实施冲动行为。

病因

(一)冲动行为的相关因素

1.年轻、男性、独身、失业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2.病理心理因素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酒和药物滥用、惊恐障碍、适应性反应等亦易发生冲动行为,尤其某些精神症状与冲动行为关系较密切,如敌意、激动、幻觉、妄想,或躁狂发作等。

3.冲动行为史尤其是最近发生过冲动行为,很可能引起再发。

(二)与冲动行为关系密切的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1.分裂症引起冲动行为的常见原因:

(1)幻觉或妄想的影响。

(2)要求未得到满足或者对挫折耐受性低。

(3)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

(4)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

(5)也可能由于正当的自我防卫引起冲动行为。

2.情感性精神病

(1)患者易激惹性增高。

(2)躁狂发作患者可能由于性欲增强而发生性攻击行为。

(3)抑郁患者将愤怒指向外部,或者寻求外部的惩罚,导致攻击别人,甚至以杀人来达到杀死自己的目的。

(4)有严重罪恶妄想的患者害怕亲人因自己的罪恶遭受到痛苦的惩罚,先将自己的亲人(多为年幼的子女)杀死后再自杀。

3.酒和药物滥用

(1)醉酒时处于脱抑制状态、情绪不稳或判断受损,尤其合并其他精神障碍如人格障碍更易引起冲动行为。

(2)戒酒可使患者易激惹、激动,或引起谵妄导致冲动行为。

(3)药物滥用,如可卡因引起的陶醉状态,可转成易激惹、激动和多疑,又如长期服用苯丙胺可以引起妄想性精神病,引发冲动行为。

(4)由于不择手段希望得到药物,也可能采取冲动、暴力行为。

(5)突然停用BZ类药可以引起激惹和激动,冲动行为的危险也增加。

4.癫痫

癫痫发作期可能发生无目的的冲动行为。有人格改变的癫痫患者固执、记仇、易激惹,而且凶狠、残忍,也可引发冲动行为。

5.人格障碍

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危险增加,这类患者也有很多其他行为问题或严重的心理问题。

6.器质性精神障碍

(1)谵妄患者可受错觉、幻觉,或妄想的影响引发攻击行为。

(2)脑外伤、脑部的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H1V综合征、结核病等)、正常压力脑积水、脑血管病、肿瘤、多发性硬化、多发梗死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以及伴有脑损害的缺氧或低血糖状态,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可能因控制能力降低或由于精神异常。

(3)很多内科疾病也可能发生冲动行动,如缺氧、电解质紊乱、肝或肾脏疾病、全身感染、砥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重金属或杀虫剂或其他物质中毒等。

7.其他

(1)病理性激情: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癫痫和脑外伤患者可以突然发生强烈而短暂的情感暴发,甚至暴力行为如伤人、毁物。

(2)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可能对其妄想中的害人者,嫉妒的配偶、钟情者采取攻击行为。

(3)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发育不全患者由于判断和理解幼稚,易受人利用和诱骗,自我控制能力差以及生理本能要求亢进,因此易发生冲动行为。

(4)家庭冲动:主要为配偶虐待(多为丈夫殴打妻子)和儿童虐待(多为父亲虐待子女)。

护理

(一)护理目标

1.不发生冲动导致的躯体或物品损害,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

2.能有效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良好居室环境,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与检查制度,将冲动或易激惹的患者分开活动与居住。

(2)减少外界刺激,了解患者兴趣爱好,满足其合理要求,鼓励参加喜爱的活动,适当地安排工娱疗。宣泄缓解恶劣情绪。

(3)主动关心患者,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支持,鼓励或组织病友之间交流养身的经验。不讲令人不快的事,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2.心理护理

(1)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建立与患者良好的关系。及时预测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有条件时,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利于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增进自控能力。

3.基本症状护理

(1)了解病情及既往冲动行为(伤人毁物)的形式、程度等,掌握冲动发生的规律。对患者过激言行采取不辩论的方式,但不迁就。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患者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

(2)在良好护患信赖关系基础上,告诉患者如果感到某人对自己有威胁时,要及时告诉,以便及时帮助患者排解或转移焦躁、愤怒、敌视情绪。

(3)患者出现妄想、幻觉时,应尽力将其注意力吸引到现实中患者感兴趣的事物上来,谈论真实的人与事。

(4)与抑郁情绪者多交谈,鼓励其回忆往日的成功业绩,并表示赞誉和敬重,观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和焦虑、愤怒增强时出现的行为,及时防范冲动行为发生。

(5)对有消极观念或自杀自伤企图者,必须置于看护人员视线范围内,对有积极自杀行为者,要有专人监护、严防意外。

(6)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在言语的安抚下平静下来,而大部分患者对言语安抚无反应。尽管如此,仍要好言相劝,答应患者的要求,说服患者立即停止冲动行为。

(7)一旦发生冲动时,要冷静、有组织地从侧、背面制止其伤害行为,保护患者的安全。酌情隔离或保护约束患者,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应清除患者身上的危险物品,对于受冲动损害者立即妥善处理。

(8)对冲动后的患者要做好事后心理护理,让患者讲述冲动原因和经过,以便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在患者安静解除隔离或约束时,要解释冲动危害,以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

(9)遵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幻觉妄想者需用抗精神病药;焦虑抑郁者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失眠者及时用催眠药等。

健康教育

1.应注意对患者的个性、品德和安全给予指导和教育,教会应对恶劣情绪的方法。

2.应对患者家属讲解,暴力行为往往在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症状支配下产生的。

(1)教育家属应耐心和蔼,避免对患者做出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对于躁狂患者,应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多用正面教育,表扬要多于批评,并用转移其注意的方法,防止很多人围观及挑逗,避免患者因激惹而更加兴奋。

(2)应帮助患者家属组织患者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使其精力得到应有的发泄,促进晚间睡眠。应注意安全保护性措施,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限制一定的人际交往。

(3)教育家属对幻觉妄想比较丰富的患者尽量避免触及其病理体验,防止突然发生冲动行为。

(4)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妄想内容,协助患者减轻或摆脱精神症状的干扰,消除其紧张和烦躁不安的心理,增强患者控制行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兆红,陈淑娟.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暴力行为原因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3年11期.

[2]孟宪梅;钟华荪;CarolEwashen.加拿大精神科护理实习见闻[J];护理研究;2007年34期.

[3]陆惠琼;孔荣见.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风险管理[J];护理研究;2009年S1期.

[4]赵志耘;李菲菲.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伦理缺陷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年08期.

[5]张秋红;张玉国;苏静.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