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杨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杨津

杨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确诊,均给予微型探头超声胃镜检查,分析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者分别接受常规胃镜、mEUS扫描,其中10例经常规胃镜确诊为隆起性病变,经mEUS检查确诊率100.00%,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确诊率20.83%(P<0.05)。48例mEUS诊断间质瘤19例、脂肪瘤11例、息肉5例、壁外压迫3例、囊肿2例、恶性肿瘤5例、炎性增生2例、异位胰腺1例。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可准确区分各层消化道病变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粘膜下肿瘤起源、性质、大小等,其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胃镜。

【关键词】微型探头超声胃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48-02

上消化道经胃镜检查可发现其病变情况,并能对病变进行活检,能明确诊断95%以上上消化道病变情况,但难以诊断粘膜下、外压性、消化道管壁外病变[1]。现代影像学技术中发展起来的mEUS(微型探头超声胃镜)结合了胃镜、超声的特点,可以在扫描中清楚辨别消化道壁各层结构、病变部位、病变与管壁关系等,已经成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临床诊断的新方法[2]。现就我院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mEUS诊断资料进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经胃镜检查为隆起性病变,无法活检,不能确诊是息肉还是恶性肿瘤,均择期接受mEUS扫描,其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45.8±0.2)岁。临床症状表现包括纳差、腹胀、黑便等。排除常规胃镜确诊为恶性肿瘤、息肉类上消化道疾病患者。

1.2扫描方法

检查前8h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0ml胃镜胶。选择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型号是UM-3R20MHz(OLYMPUS),探头频率为20MHz。插镜后锁定病变位置、注入200~500ml水,以超声为探头直接接触病变部位,以镜头水作为媒介来显示病变部位。对于食管上段病变,探头接触时要一边注水一边探查,获取清晰的图像。根据探查需要改变体位或采取抽吸的办法,让病变位置完全浸于脱气水下,仔细观察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起源层次、大小、回声及边界情况等,判断粘膜下病变性质。

1.3治疗方案

位于黏膜层、黏膜下层、黏膜肌层等部位的较小的隆起性病变者可选择圈套器套扎后高频电切除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于较大范围病变者以及源于固有肌层、黏膜肌层者则选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跟踪部分病变的活检检查确诊结果,以MRI、超声、CT等方法诊断消化道管壁外及外压性病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者分别接受常规胃镜、mEUS扫描,其中10例经常规胃镜确诊为隆起性病变,包括间质瘤4例、息肉2例、壁外压迫1例、囊肿1例、恶性肿瘤1例、炎性增生1例,常规胃镜确诊率为20.83%。另38例常规胃镜不能确诊。48例经mEUS检查全部确诊,确诊率100.00%,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确诊率(P<0.05)。48例mEUS诊断间质瘤19例、脂肪瘤11例、息肉5例、壁外压迫3例、囊肿2例、恶性肿瘤5例、炎性增生2例、异位胰腺1例。

3.讨论

胃镜可直接观察上消化道病变,活检可明确其病变性质,因此大多数消化道病变经胃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胃镜在粘膜下病变、壁外脏器、肿瘤外压性疾病诊断中比较困难。消化道造影这种检查手段仅能反映消化道黏膜表面轮廓,但不能反映粘膜下病变及管壁外情况,诊断中误诊漏诊率也较高[3]。mEUS可显示上消化道黏膜下异常回声、肿瘤大小、起源层次、消化道管壁等情况,还可指导活检。本组4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者经常规胃镜、mEUS扫描确诊率分别为20.83%、100.00%(P<0.05)。有研究报道mEUS诊断进展期胃癌分期准确率为85%,要优于常规胃镜诊断准确率36.8%[4]。mEUS临床诊断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回声情况,通过回声均匀性、病灶与消化道管壁间关系等辅助判断隆起性病变的性质、起源等,并与消化道肿瘤等外压性病变鉴别诊断。即便如此mEUS对判断间质瘤恶变情况、间质瘤与平滑肌瘤鉴别诊断也存在一定困难。恶变后的间质瘤体积多超过3cm、回声不均匀,而微型探头仅有2cm探查深度,对较大的病灶显示效果不够理想,也不能实施超声引导穿刺抽吸病变组织活检。微型探头穿透力相对低一些,存在炎症的病变组织或有炎症修复瘢痕的组织难以经mEUS进行诊断,也难以定性诊断周围淋巴结肿大,所以mEUS仍不能替代病理诊断。mEUS检查中表现为上消化道管壁增厚、回声异常的部分可选择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切手术或黏膜切除手术治疗。而对于黏膜下平滑肌瘤可选择内镜下结扎术来阻止肿瘤进展、恶变。源于黏膜1~3层的病变可选择内镜微创治疗,源于黏膜4~5层的病变不能经内镜彻底切除下宜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总的来说,mEUS不仅可以提高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还可为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避免盲目性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倩怡,彭侠彪,阮巍山.微型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治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2):81-82,99.

[2]成艳玲,邓由清,桂玉成.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419-420.

[3]张飞雄,阮继刚,杨力,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7):817-818.

[4]胡任重,胡久叶,黄彦,等.超声胃镜小探头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7):5306-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