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621700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的小学生数学素养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发展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是一种重中之重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联系实际;氛围鼓励;尝试培养;放慢节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4-073-01
《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四能”的概念。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分析和解决问题属于技术层面的,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属于思维层面的,这对于整体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特别是适应社会更为重要。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求知欲强的时候,思维才会积极,思维积极,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今天,我主要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
新课程的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特别注重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教材增添了很多的联系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联系分饼吃的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说一说从生活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发现、提出了各种数学信息,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不同方法的验证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学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发现某些数学事实、提出数学问题。
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效率也高,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敢于表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创造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认知冲突情境,精心设计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和区别。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当尝试中发现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再适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师通过在尝试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同时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在自主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尝试自学,在尝试自学中,学生可以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也可以对新旧知识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比例尺”时,课前学生设计如下两个操作活动:活动一:在作业纸上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名片示意图。活动二:在纸上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同样是画示意图,第一个能在作业纸上完成,而第二个的尺寸超过了作业纸,无法突破。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数学思考:如何画出镜框示意图?要用哪些知识呢?......通过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地伟大培养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每个学生准备4根长短不同的小棒(4厘米、5厘米、8厘米和10厘米各一根),从中任意选出3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在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有的3根小棒能摆出三角形,而有的确不能。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出三角形呢?然后通过充分交流讨论、猜想、动手测量等教学活动,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五、交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以往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却很少看到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学生往往不知从哪入手提问题,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逐步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一是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二是要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三是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会提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六、放慢节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
现在很多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研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但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生怕教学时间不够用,于是教师总是牵着学生走,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常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教师给学生留下较长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发现算式中积和因数的关系。首先让学生自主观察,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小组形成统一意见进行全班汇报。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发现自主发现、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学习。
教有法,教无定法。为了学生的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办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四能”研究,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养都是我们一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晓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偏差行为及矫正措施[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2.
[2]黄秀明.贯彻课标精神落实“四基”“四能”——例谈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J].《小学教学研究》.2017.14.
[3]孟芝琴.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