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5221990****6339
摘要:在当前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大体积混凝土。但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情况来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发生坍塌。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电梯井处6m厚,塔楼基础底板4.5m厚。使用C40等级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研究发现,混凝土一次浇筑土方量达2800m2,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该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环境状况,得知施工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浇筑的混凝土体积较大,作业时间长,稍有不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其次,施工期间当地温度比较高,平均温度超过30℃,混凝土浇筑中为降低入模温度需做降温处理;最后,对当地建筑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施工材料比较有限,没有中砂及矿渣水泥,只有细砂,增加了施工难度。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为保证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利实施,保证浇筑作业质量,施工单位除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外,还应在认真分析施工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加强浇筑技术研究,明确浇筑作业方案。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以下技术。
2.1做好充分浇筑准备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浇筑作业质量,浇筑作业前需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
保证混凝土骨料质量。考虑到当地无矿渣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改善混凝土可泵性、塑性,降低水泥用量,向其中添加适量矿渣粉、粉煤灰。为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良好的和易性,使用卵石作为粗骨料。细骨料由细砂、机制砂构成,两者细度模数分别为1.2,3.5。同时,对砂、石的含泥量严加控制,砂的含泥量不能超过2%、石子的含泥量不能超过1%。另外,向混凝土中分别添加ZY膨胀剂、JY-1高效减水剂,补偿混凝土收缩的同时,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明确混凝土浇筑细节。为保证浇筑质量,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80mm±20mm。运输期间要求罐车采用相关的隔温措施。同时,对输送泵管进行覆盖,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另外,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经建设方许在30cm面层处布设直径12mm单层双向钢筋。
2.2浇筑裂缝控制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避免出现裂缝是浇筑施工控制的重点。分析发现,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较多,因此,施工单位应做好混凝土相关参数的计算,包括混凝土导热系数、混凝土比热、热扩散系数等。浇筑作业前,结合设计要求及混凝土相关指标,运用专业的公式进行计算。经过计算,混凝土传热系数、比热、热扩散系数分别为2.678W/(m·k),0.978kJ/(kg·K),1.16×106m2/s。同时,施工中认真计算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值,15d,15d,21d的收缩变形值和弹性模量,其中21d的温度收缩应力不足混凝土抗拉强度的75%,因此,混凝土不会出现裂缝。
另外,浇筑作业中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施工中采用加冰块的方法进行降温,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且浇筑作业选择在没有雨情的状况下进行。
2.3注重浇筑过程控制
(1)罐车从装混凝土至运抵施工现场的时间控制在1h以内,并做好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查,禁止使用已初凝的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连续性,每台地泵均有至少两台罐车等候。
(2)为减少泵管拆除作业量,采用斜面分层与平面分层相结合的方法浇筑筏板基础。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在底板上下1m范围内增加杜拉纤维,中间2m范围不加,因此,浇筑作业共分为4层,每层浇筑厚度为1m。各层内部在依据斜面分层,每层厚度50cm。混凝土采用倒退式浇筑作业,浇筑带共划分为3条,每条宽度为8.6m。
(3)混凝土浇筑时及时进行振捣。一方面,认真落实振捣作业细节。使用50插入式振捣棒,呈梅花形进行振捣作业。振捣时振捣棒应慢插快拔,按照顺序进行,避免遗漏。移动振捣棒的距离不能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25倍。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使上下层混凝土良好融合。另外,合理把握振捣时间,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产生气泡、下沉即可停止。另一方面,针对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每隔0.5h作二次振捣,消除混凝土泌水形成的空隙及水分,增强混凝土握裹钢筋能力及抗裂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使用刮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刮平处理,尤其在初凝前使用木抹子压实、抹平,促进收水裂缝的闭合。
2.4认真落实养护工作
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易出现裂缝,而做好养护工作可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在该建筑工程中,从以下内容入手认真落实养护工作。
一方面,由专人负责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养护。外部养护时,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外,在其上覆盖一层湿麻袋。采用蓄水方式进行养护,蓄水深度为20cm。采用循环水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养护。为保证养护工作顺利实施,使用普通钢管制作循环水管,主管及支管管径分别为150mm,48mm。在筏板基础上共布置4层冷却水管,水管每层相距1m,各层水管水平间距2m,边管和基槽边的距离控制在0.75m。每层水管安装作业完成后,为保证水管连接效果,需进行压水试验。另外,做好循环水流量的控制,一般在15~20L/min范围。水流方向每12h变化一次,循环一次的时间为0.5h。
另一方面,做好养护期间温度检测。选择筏板基础具有代表的位置作为测温点,负责测量4个不同深度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后,使用自动测温器进行测量。混凝土处于升温期间时每2h检测一次。当处于降温阶段时每6h测量一次。直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大气温度之间的差值不足20℃为止。
2.5施工结果
在施工操作方面:粗细骨料级配良好,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提高,同时应用双掺技术,不仅降低水泥使用量,降低水化热,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明显改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未超过20℃,混凝土未出现裂缝;将冷却水管预埋在基础内部,使得混凝土降温速率达到2~3℃/d。采用抗裂理论进行计算得知,混凝土收缩、降温不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在施工经济方面: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因使用粉煤灰代替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成本费用5.4万元;使用分层浇筑方法对基础底板进行浇筑,减少泵管拆除次数,不仅提高浇筑作业效率,而且降低相关费用支出,在振捣、泵管安装上的节省费用为1.5万元;养护时使用钢管制作循环水管,将循环后的热水用作表面养护水,节省费用达3.7万元。
综上所述,无论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还是经济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得以顺利完成。
结语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与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实际,采取相关的组织管理措施,做好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及施工设备的科学、合理部署,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各施工环节影响因素分析,派专业人员做好各施工环节的监督,保证各施工细节落实到位,施工参数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马传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7(6):181–182.
[2]刘波.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490–491.
[3]李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129–130.
[4]韩富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31.
[5]杨嗣信,王凤起.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工业化施工的问题[J].建筑技术,2016,47(4):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