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直觉思维能力必不可少,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和引导,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掌握答题的主动性,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重点介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实践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新时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数学教师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定义
数学直觉思维指的是人脑对数学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数学直觉思维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思维产生的突发性,思维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成分的情感性,思维过程的非逻辑性,思维速度的瞬间性,思维过程中潜意识的参与性,思维结果的猜测性,思维结果的创造性和超前性等。
二、数学直觉思维产生的基本条件
1.要具备丰厚的经验知识。这些经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少渐丰、反复磨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量的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外界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
2.把经验知识变为持久的潜经验。也就是说,存贮在大脑中的经验知识还必须经过显意识的加工、筛选、整合,使经验知识升华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经验知识在显意识作用下,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方式存储在大脑中,特别是长时存储,保持的时间很长,甚至终生不忘,成为持久性的潜经验。这其实是个体将已有的经验知识与外界知识不断进行交互作用,使获得的经验更加丰富、深化和完善,是一个反复的知识重组过程。
3.要有类似客观条件的激发。这种潜经验不断沉积并达到饱和,便蕴酿着突破,此时,往往一个纯属偶然的客观事件或现象袭来,刚好成为匹配、契合的对象。就好像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架设了一个桥梁,直觉者的头脑一下子联通了,这种感受虽短,但此时,一幅创造性的蓝图闪现了,这便是直觉的光芒。需要说明的是直觉的闪现过程是一个以显意识为主的过程,但存贮在大脑中的潜经验之所以偶遇客观信息而引发,实在是离不开潜意识的辅助,这也是造成大脑中的潜经验瞬时激发的重要因素。所以说直觉思维的产生是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直觉思维与数学课堂教学
1.备课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列入教学目标之中。目前,多数教师的教案只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没有体现培养直觉思维能力。让学生觉得数学只是一些定义、公式、定理等枯燥单调的堆积,一点也感觉不到思维的乐趣。因此,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也应备学生,即教师应该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把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列入教学目标之中。
2.引导学生合情猜想。在数学概念的引入过程中,在公式、定理、结论的导出过程中,在解题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体现直觉思维的作用,教给学生合情猜测过程。
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领悟知识、掌握知识。
4.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充分运用左右脑。在这一方面要注重将理论教学与习题讲解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直觉思维,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以此来达到掌握熟练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极大地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5.课后反思。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教学变成了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并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需要时间,所以课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进行反思。
四、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教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要有创新意识。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时,要找到思路,紧扣已知条件,找到条件之间的共同桥梁,激发直觉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韩立伟平面几何教学中直觉思维培养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4。
[2]沈翔略谈数学直觉思维的发生及其能力形成.数学教育学报,1994,(01)。
[3]卢三国认识与培养数学直觉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05,8。
[4]王改玲论数学的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J].河南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