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618200)
【摘要】通过对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护理,18例患者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且肢体运动未形成异常模式,为后期康复创下较好的基础。因此应重视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关键词】脑卒中良肢位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19-02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运动等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属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有研究[1]表明,正确采取偏瘫肢体良肢位是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关键。我科针对卒中患者致残率高的特点,采用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及加强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8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脑卒中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6~81岁。疾病分布:脑梗死2例,脑出血14例,混合性卒中2例。
2方法
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2]。偏瘫急性期康复治疗所设计的仰卧位、患侧在上方与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置姿势,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1)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个枕头,背部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3)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有90°,下面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3护理体会
(1)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①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设计的临时性体位,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影响运动功能,必须定时进行体位变换[3]。②仰卧位会受到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势异常。另外骶部、足跟外侧、外踝等处容易出现褥疮。因此,应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③早期患侧在下面的侧卧位时,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颚内收。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角度<90°。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的平面与床接触,防止肩关节因受压而产生疼痛。④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尽量前伸。踝关节处于中立位,防止趾屈、内翻。手放在枕头上,维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2)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褥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三大并发症。(3)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患者可从软瘫期跨过痉挛期直接到恢复期,甚至能出现早期分离运动,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4)早期良肢位摆放能增强医护人员对康复知识的了解,同时可增加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师的训练,能顺利重返社会。(5)医护人员及家属均应重视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尽量缩短康复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郑真,陈逢俭,等.脑卒中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8-10.
[2]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2.
[3]于觉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