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7号线车站装修系统特点及思考

/ 2

深圳地铁7号线车站装修系统特点及思考

石舒娅

(深圳地铁集团建设总部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地铁7号线车站装修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创新点,总结经验,力求改善深圳市地铁环境,塑造深圳市特色形象,为后续车站装修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装修;特点;思考

装修系统设计,即对全线车站中的空间界面、设施和设备系统进行整体视觉形象的综合设计,包括对车站室内视觉范围内中可能出现的建筑空间不足进行二次设计和协调,增设和完善人性化设施,通过装饰材料和细节处理解决各设备系统专业的接口设计问题,将共性元素、公共艺术、商业系统、导向系统及其他相关专业与装饰空间界面进行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将地铁空间中可能出现的视觉因素协调控制在一个风格主线下,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1.深圳地铁7号线设计原则

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起自南山区丽水路,终至罗湖区太安路,线路长度约30km,设28座车站,均为地下站。综合地铁三期一线一景、裸装为主的设计理念,全线整体设计体现“中国梦——缤纷生活梦”的设计主题。以“满足功能、美观大方、经济适用、重点突出、一般点缀”为设计原则。

2.深圳地铁7号线装修系统特点及创新

全线25个车站,根据区域文化及车站规模划分标准站与重点站,其中4个重点站(洪湖站、华强北站、皇岗口岸站、桃源村站),21个标准站。

2.1车站装修系统的基本特点

2.1.1装修主材

为保持全线“一线一景”的设计理念,对全线主要装修材料的种类、规格、构造做法进行了高度的统一,确定了搪瓷钢板墙柱面、铝合金天花、天然花岗岩石材地面为主要装修材料,强调了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在此阶段确定了各界面的装修材料种类及组合形式,同时确定了装修后的空间形态。

天花采用80*120mm浅灰色铝合金框架,造型组合板,或30*50mm方通框架,造型灯为主照明,筒灯为辅助照明,一个柱距一组造型灯。设计风格以“裸装”形式为主,大面积的镂空天花的设计,方便运营维护,降低投资造价。

地面采用600*600mm灰麻花岗岩,600mm长黑色石材踢脚及挡水台。

站厅、站台墙面采用800*1600mm搪瓷钢板;出入口通道采用800*800mm复合微晶石,横向留10mm缝,竖向密拼布置。

墙面设置1600*3200mm广告灯箱,广告价值较高的车站间距3200mm,其他车站间距4800mm,长通道间距6400mm。

西丽湖站站厅

2.1.3LED造型灯具

标准站依据线路主题结合全线各站点周边环境特色,提取六种几何元素和色彩:代表“水”的绿色圆,代表“数位”的蓝色方块,代表“鱼”的黄色三角,代表“互联网”的橙色六边形,代表“居屋”的紫色方框,代表“生态”的蓝绿叶形。这六种不同颜色的造型元素结合天花LED灯具、同色柱体和门套依次呈现在7号线的标准车站,特色鲜明的塑造了线路设计主题——“缤纷生活梦”。

龙井站--“生态”的蓝绿叶形

沙尾站--“鱼”的黄色三角

2.2车站装修系统的创新点

7号线穿越南山、福田、罗湖区,以区域特征为主题,采取多样化手法,将装修与文化元素融合,一体化设计桃源村站、华强北站及洪湖站。从节约投资、简洁朴素的角度出发,利用皇岗口岸站清水混凝土结构、管线排架等自身特点形成以工业特色为主的装修风格。

装修主材在总结一二期经验,从节约投资、注重功能及后期维护的角度上,尝试在全线通道及出入口墙面采用较经济的复合微晶石板,上沙站站台地面采用水磨石。

2.2.1装修重点站

重点站对各站周边环境、区域文化特征进行高度提炼,根据车站具体技术条件,运用对模块化材料的组合形式以及色彩应用,运用简洁的设计语言,来体现其重点站的文化区域特征。

(1)桃源村位于深圳南山区,提取桃花花瓣的特色,通过灯具造型、渐变色彩及墙面花瓣图案点缀表达出车站周边特有的环境。

(3)华强北呼应电子商业的区域特色及华强北地下空间项目,以连续的弧形和电子蓝贯穿空间体现出具有现代科技特色的车站。

(4)洪湖站位于罗湖区洪湖公园附近,结合洪湖公园满堂荷花的盛景,在站厅设计中以生态有机的吊顶形式结合墙面绿色的彩釉玻璃及玻璃上的荷花图案充分展示了站点周边景色。

2.2.2新材料的应用

(1)全线通道及出入口墙面采用较经济的复合微晶石板。本次设计选用的玻璃陶瓷复合砖采用微晶玻璃面层和陶瓷基体复合而成的装饰面材,哑光面,镜向光泽度应在30~40光泽单位。

(2)水磨石地面

水磨石(也称磨石)是将碎石、玻璃、石英石等骨料拌入水泥粘接料制成混凝制品后经表面研磨、抛光的制品。无机水磨石不燃、不发火、耐老化、耐污损、耐腐蚀、无异味无任何污染。上沙站站台地面屏蔽门2000mm内的绝缘层内采用600*600mm灰色预制水磨石,站厅其余范围采用亚光白麻现浇水磨石结合拼花造型。

3.深圳地铁四期车站装修系统思考

深圳地铁经过一、二、三期的建设,已运营共8条线,形成骨干线网,后续建设多为短线和支线,与已建成的车站的换乘会越来越多,鉴于一、二、三期车站装修工程中的经验,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对深圳地铁四期车站装修设计做如下优化。

3.1文化艺术设计不局限于一面展示墙

根据市政府要求,地铁三期大力推进文化地铁建设,开展“艺术墙”实施方案,通过艺术墙结合车站装修展现深圳风貌,既注重打造艺术精品,又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求。文化艺术墙拘泥于站厅层公共区的预留位置,限制了艺术家的表达和发挥,与车站装修结合略显生硬。建议后续线路以车站的空间形态塑造、空间联系、体系界面、出地面建构筑物等层面一体化考虑,统一表达。

3.2换乘站一体化改造

7号线与2、3、4、5号线均有换乘站点,即华强北站、安托山站、田贝站、石厦站、华新站、福民站、西丽站、太安站共8个,其中华新站、安托山站、福民站和西丽站为站厅换乘,涉及整个站厅层建筑、设备系统及装修导标的整改。其余4个站为楼扶梯换乘或通道换乘,涉及设备系统标识的局部修改。

随着线网的形成,地铁后续线路换乘站将大幅增加,建议将换乘站既有线区域纳入设计范围,根据换乘形式,从建筑、设备系统及装修导标一体化设计。

3.324小时过街道设计

在对车站建筑功能需求和流线组织分析的基础上,7号线采用了在车站站厅公共区端头设备管理用房一侧设置一条非付费区通道,同时在车站端头设置两个跨地面道路的车站出入口,几者相互联系实现过街功能的标准车站模式。在非付费区通道和过街通道交界处设置卷帘门,实现车站与过街通道管理界面的有效分隔,实现多种功能在空间上的集约化设计,达到土地的高效利用。7号线全线选定在茶光站、深云站、农林站、赤尾站、洪湖站和笋岗站设置24小时过街设施。

在运营整改过程中,建筑和装修专业并未充分考虑运营的需求,如检修门加锁整改,防盗卷帘位置调整,过街道单独配电回路整改等。建议后续线路在过街道的建筑布置上相对独立,尽量远离车站,并做好相关设备和装修导标配套设计。

3.4车站零星商业及物业开发区装修设计

站内商业由于直接位于地铁车站,对于站内客源具有独占性,乘客在车站停留时,可顺便逛街、用餐,不仅得以满足购物的需求,还可节省走出车站到路面寻找商铺的时间,车站的闲置空间则得以充分利用,商户的顾客也有保证,可实现商家、车站、乘客(顾客)的三赢。

目前地铁7号线商业开发方式主要有如下种:(一)车站站厅内零星商业。布置在车站站厅层出入口附近,面积不超过50㎡的小型商铺。(二)渡线上方空间设置商业。带有故障停车线的皇岗村站,在车站站厅层末端产生的狭长空间而设置的商业。(三)深埋车站上方设置市政过街通道为主,兼有商业、休闲、展览等功能的地区地下街,如华强北地下空间。

目前车站零星商业按统一的工程预留及装修标准,后续线路大多为8A车辆编组,建议一是根据新的车站规模及建筑布局修编工程预留及装修标准;二是注重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块的连通道商业开发,兼顾交通和商业功能,看作车站非付费区的延伸,最大限度的拓展商业价值。

3.5综合管线

3.5.1综合管线设计深细度不够

(1)各种管线拆装、检修空间不足造成现场返工

(2)下翻梁及扶梯圈梁影响设备管通过

综合管线绘制顺序风、水、电,最后是弱电管线。7号线综合管线配合阶段部分车站未注意下翻梁、扶梯圈梁,现场与图纸情况不符,弱电管线最后安装时无安装位置。

(3)车站公共区综合管线及装修冲突

一般要求公共区净空不低于3m,一般站厅装修完成后地面至顶板空间4.85m,个别车站站厅公共区端头位置送风及回风管交叉占用空间1.4m左右,再加上1000m的下翻梁,基本没有其他管线的安装位置。

(3)现场用地规划、地面条件不掌握,冷却塔地面选址无法落地

(4)设计考虑不周

1)分体空调室外机摆放位置、冷凝水管排放问题。

2)卫生间排风口未设置在蹲位上方空间,不能及时排走卫生间废气。

3)大型设备运输路径不通畅通,部分车站配电柜经过环控机房;吊钩预留不到位,或被风管遮挡。

4)环控机房排水沟未考虑机房设备运输的影响以及小推车的通行,同时易造成机房积水。

5)部分车站电力专业设置的跟随所距离牵引混合所较远,有些车站牵引混合所在站台层,而跟随所在站厅层。导致牵引混合所至跟随所电缆路径长且复杂。部分车站综合管线配合中发生遗漏,导致电缆敷设困难,管线较多的车站电缆敷设路径被占满,无法敷设,而必须变更敷设路径。

(5)和装修专业配合不足

皇岗口岸站采用清水混凝土的方案,个别专业公共区预留预埋不足;华强北商业开发空间部分采用吸气式的区域未考虑装修影响;华强北商业公共区FAS壁挂设备未提前与装修配合问题;车站控制室工艺布置未考虑装修面厚度,导致设备无检修空间。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汪晓蓉.浅析近期法国、英国地铁车站装修[J].现代隧道技术,2008,2:77-80.

[3]李志阳等.地铁车站空间规划理念与实践[J].土建技术,2012,10:79-83.

[4]徐新明.标准化地铁车站装修理念探析[J].工程建筑,2014,6:312.